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粗粝的钢筋混凝土与茂密森林的结合,常常让我们联想到末日电影归于自然的城市。这些建筑从冰冷的粗野主义建筑风格中发展而来,引入生态友好的建筑方法,展开对于后未来的人类栖居空间的想象和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电影想要塑造“末日”气氛的时候,常常把画面对准一片灰暗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城市的居住者们十分熟悉我们身边这些冰冷坚硬而且结构分明的庞大建筑,现代主义建筑以其简洁和实用在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遍及世界,成为现代文明稳定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之后,在化为焦土的城市废墟上,“功能主义之父”柯布西埃等建筑师采用“粗野主义”(Brutalism)这个词语描述他们对于未来城市风格的设想,通过毛糙、沉重、粗野感寻求形式上的出路,并且满足战后大规模重建的需要。这与我们当今对平滑、明亮、轻盈的玻璃大厦的追求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粗野主义建筑们逐渐衰败、废弃,成为了过去时代的象征。尽管如此,拆除这些混凝土巨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可能导致大量混凝土和污染物进入空气,并损害周边的居民。

一种更注重生态的建筑再利用方式成为解决问题的答案。生态粗野主义(Eco-brutalism)选择回收建筑物,保留其有用性,同时纳入自然或可持续的元素,使其塑造一个更具生态意识的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粗野主义是一种颇为矛盾的建筑风格: 硬朗的现代设计与充满绿意的自然恢复力共生。当我们注视植物难以控制的冲破这些建筑时,仿佛能够想象在千万年后被遗弃的城市骨架会如何重新成为自然世界主宰的舞台。

巴比肯社区

伦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比肯(Barbican)位于伦敦东区,可以说是战后英国最著名的城市建筑作品,它建于二战伦敦空袭后的城区废墟之上,拥有当时极为前卫的粗野主义风格,高密度,多层次的高架人行道和多个出入口——被设计为一个可以容纳2000个家庭的中产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巴比肯街区建筑群中最迷人的是一座巨大的植物温室,由钢筋和玻璃构成23000平方英尺的屋顶。温室于1980年至1981年间种植,1984年对外开放,目前拥有大约1500种植物和树木,容纳从南非的岩石沙漠和灌木丛到巴西的海岸线的各种珍稀植物。

雷维·汤普森之家

奥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西兰建筑师Rewi Thompson作为第一代“城市毛利人”,从毛利人聚集地迁入城市。独特的成长经历塑造了Rewi的建筑设计理念,他认为建筑从根本上与土地和人民有关,并坚信建筑可以为遭受文化隔阂的人们带来身份认同和福祉。

1985年Rewi为自己和家人设计了这座位于奥克兰的私人住宅,以不加修饰的水泥为墙面,用规整的立方体修筑毛利人传统中的通天塔型结构,倚靠植株茂密的后山丘。坚硬的人工材料与肆意生长的树木相互掩映,丝毫不显突兀,仿佛是静坐山林的神秘遗迹。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新加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花园城市新加坡,WOHA事务所打造了一座混凝土的城市丛林。皮克林宾乐雅酒店十三层的空间被层层热带绿植包裹,波浪线的混凝土板如梯田层层铺设。这座酒店在每一处角落都安置了茂密的植物,与周围的公园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纳河畔伊夫里

巴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巴黎东南近郊的塞纳河畔伊夫里(Ivry-sur-Seine)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市镇。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由建筑师吉恩·勒诺迪与蕾妮·盖尔豪斯特合作设计的三座社区住房因其大胆而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样的锐角轮廓、裸露的混凝土,以及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复杂混合,有力地促成了勒诺迪所倡导的生产空间的独特性。大面积的花园绿化模糊了城市与私人住宅原本清晰的边界感,这片层层叠叠的建筑群成为一个混合着不同种族文化、城市与自然、私人与公共的综合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里昂避难所

特雷维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斯卡帕(Carlo Scarpa)深受日本及威尼斯文化的影响,他独具特点的设计手法创造出超现实的风格。布里昂避难(Brion Tomb)所是他受到布里昂家族的委托在1969年建造的纪念碑,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极简主义的混凝土建筑肃穆而永恒地矗立,植物、水池、金属和大理石创造的花园引导每一个来访者平静的沉思生命的短暂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粗野主义代表了对现代建筑中缺乏生态考虑的明确回应。看似矛盾的建筑风格却反映出过去一个多世纪人们对于栖居之地的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的城市化伴随着截断河流、推平土地、伐尽树林,建设起密不透风的混凝土丛林。但当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建筑被时间所侵蚀后,我们方才意识到始终需要为自然留出空间与人类共存,才是一种永续的生活方式。

撰文—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