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作品,主编黄幼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很冷

那夜很长

一间房

一家人拥挤在一个炕上

兄弟俩合盖一床被

说是抱团取暖

可半夜里难免会你争我抢

注:六七十年代城市低矮破旧的平房,已成为我们这代人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六七十年代城市低矮破旧的平房,已成为我们这代人的回忆。

那天很冷

那夜很长

一个炉子

是父亲用砖盘的

四节旧烟筒

伸出门上的小窗

煤不贵

却也舍不得烧

夜里炉火熄了

屋里会更凉

玻璃上结满各样冰花

晶莹剔透地

让我有童话般遐想

注:门窗玻璃上晶莹剔透的冰花很是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门窗玻璃上晶莹剔透的冰花很是好看

那天很冷

那夜很长

家里的米缸已经见底

可还差两天粮店才能借粮

母亲翻来覆去睡不着

天不亮

就听她跟父亲商量

实在不行

就回老家走一趟

好歹弄些地瓜干来堵饥荒

父亲没吭声

起床上班去

把一个玉米饽饽

还有一块咸菜丢进饭盒

那饽饽冻得很硬

撞击铝制饭盒的声音

很响很响

时间都过去了几十年

那刺耳的声音

依旧在我脑海里震荡

好想用我现在的钱

给父亲补充些营养

注:每月二十五日,粮店门前都要排起买粮的长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每月二十五日,粮店门前都要排起买粮的长队。

那一日

父亲回来有些晚

他推着自行车

摇摇晃晃

母亲问你咋啦

父亲说

半路上突然感到头晕心慌

坐在路边休息一会儿

估摸是犯了低血糖

注:那年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城市居民只能在粮店买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那年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城市居民只能在粮店买粮。

那天很冷

那夜很长

别人送来一些马齿菜和白菜帮

母亲把它清洗干净

又使刀剁碎

用玉米面蒸一锅菜团子

馅儿里没有肉

也没有油

放一块酱豆腐

还有些许猪油渣

就觉得特别的香

那味道

让我至今都难忘

注:粮票是购买其它粮食产品的重要凭证,没有粮票寸步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粮票是购买其它粮食产品的重要凭证,没有粮票寸步难行。

那天很冷

那夜很长

大姐在中学读书

学费虽然是免交的

却也经常空着肚子进课堂

没有棉鞋和手套

手脚都已生了冻疮

靠近火炉暖一暖

就会感觉很痒很痒

临睡前

用煮好的辣椒水泡泡脚

抹一点冻伤药

再用布包上

母亲赶紧找来一些旧布

用浆糊打夹子

然后没黑没白地纳鞋底

不知熬了多少夜

把棉鞋做了一双又一双

注:当年普及率极高的铝制饭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当年普及率极高的铝制饭盒。

在儿时的记忆里

一九六一年的冬至夜

很黑很冷还很长……

注:一针一线纳鞋底,做鞋也是一件辛苦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一针一线纳鞋底,做鞋也是一件辛苦活儿。

注:一九六一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质极为匮乏,大家日子过得都十分艰难。由于城市粮店每月到了二十五号才能向居民供应下个月的口粮,故大家都把那天买粮称之为借粮。

所谓打夹子,就是先将一些破旧的布头用浆糊粘合在一起,晾干后拿它纳鞋底。一双鞋来之不易,大家对鞋都很珍惜。

注:一九六一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最后一年,饿肚子的滋味让人刻骨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一九六一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最后一年,饿肚子的滋味让人刻骨不

以文会友,推广交流、相互促进,我在这里等您

作 者 简 介

陈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宝路

伊 凡 男,天津市人,年轻时喜欢文学,在学校作文成绩突出。曾服役于海军东海舰队十余年,转业后在机关工作。平时喜欢写一点散文和诗歌,近年来写回忆录。作品追求写实风格。年过花甲无欲无求,散文诗歌写作只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