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窑店镇:中药材铺就乡村振兴路

每日甘肃网12月23日讯据定西日报临洮报道 隆冬时节,驱车穿行在临洮县窑店镇乡间田野,只见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村庄周围,新盖的砖瓦房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山坳里,时不时一幢漂亮别致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当谈到窑店镇的巨大变化时,村民们无不高兴地说是中药材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使他们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大道。

作为临洮县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区,窑店镇今年的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喜获丰收。“窑店镇辖区内耕地主要以白土山地为主,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中药材生长,特别是白条党参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窑店镇镇长王景纬说,由于以往由于农户从外地市场自行购买党参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全镇中药材产品质量和产量。

今年以来,窑店镇着力弥补中药材育苗短板弱项,建成了以北大坪村、翻山村、黑石湾村为主的4000亩党参育苗基地,以平线岭村为主的1000亩黄芪育苗基地,户均种植达到1亩,在满足本地群众种植,节约种植成本的同时,加快了产业标准化、品牌化步伐。

解决了中药材育苗问题,窑店镇又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作为“第二课题”,以临洮县顺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党参无公害认证1万亩,在杨家山村、平线岭村种植基地建立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强化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实现中药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为进一步打破中药材传统储藏加工销售壁垒,窑店镇以中药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68万元,建成集清洗、贮藏、保鲜、晾晒、烘干、交易等为一体的北大坪村中药材产业延链补链基地1处,辐射周边中药材种植大镇面积达6万亩以上,使区域内7000户以上农民直接受益。

顺和合作社负责人张有虎说:“这几年,我们种植、加工、销售都有了保障,大家种药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明年我将带领合作社社员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让群众的收入再有新突破。”

与此同时,窑店镇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的中药材销售模式,“线上”以顺和合作社、立成合作社为主,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拓展销售渠道。“线下”以“合作社+农户+帮扶单位”的消费模式,“订单式”销售中药材鲜条,帮助急需资金回笼农户获得直接收益。 姜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