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进入本轮疫情高峰差不多十天了......

记得也就是上个月末,很多城市还在进行疫情管控。

而我们看见的通报,大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者,当时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界定,网络上这些“专家”们都有非常深的见解。

根据这些专家们的意见,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不会发烧、咳嗽、身体酸痛等等。

看得不少人信以为真,真的认为无症状就只是核酸阳性而已。

现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人感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整栋楼80%的人在本轮疫情高峰下已经感染了,症状大多是从嗓子疼、发烧开始的,在经历了一星期以后,不少人还在剧烈的咳嗽。

这里面只有20%的人症状有所减轻,但仍然时不时感觉到不舒服,有头痛、乏力等症状,其余的人基本还在床上卧着呢!

剩下的20%没被感染是因为他们在10月-11月期间已经经历过感染,然后集中隔离、集中救治过了。

按照这个数据来说,基本上公司的人全阳了,根本没有“天选打工人”一说,而大家感染后,压根也没看见什么所谓的无症状者。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在2020年2月5日由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首次提出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一事实。

无症状感染者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该词于同年12月16日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方案中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全称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却没有临床症状的人,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呈阳性。

言简意赅就是感染了,核酸、抗原试剂检测结果是阳性,但没有如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又是谁言之凿凿说感染以后都会是无症状?

查阅了资料,发现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今年上海出现疫情后,也是我们熟悉的张文宏医生公开发表的。

张文宏医生在医学界还是有一些权威的,而在新冠疫情的这三年,也多次语出惊人的发表一些观点,在他公布了下面的这几组数据后,确实让人改变了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印象。

张文宏说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重症率极低,基本上也就和流感差不多,其中非高危组重症率直接降到了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报道,当时不少新闻媒体都转发了。

当时还有不少人质疑张文宏,因为张文宏团队说上海市确诊阳性中98%都是无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感染奥密克戎的轻症感患者中,有发烧症状的,只占4%,这是多么人希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记得很多人还是非常关注上海那一轮疫情的,也看了相关的报道,张文宏的这篇报道,曾一度冲上热搜,占领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因为按照张医生研究团队的说法推算,100人里面,只有2个人会是有症状的。

而这2个人里面,发烧的概率几乎没有,重症感染者就更不可能了,基本上感染了也都是无症状。

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段子

“算命式防疫、准不准随缘”

但张文宏团队至今都没承认他们的这组数据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幸的是,不久后广州也爆发疫情了,紧接着广州的大数据也公布出来了,仍然不出意料,还是无症状感染者居多,重症和危重症在感染者的比例中也是微乎其微,似乎这个数据间接的佐证了张文宏团队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当一个数据违背了真实情况以后,这种数据的可信度就会不断的下降,而这些“医学专家”们在我们心中的公信力也会不断的降低。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疫情高峰真的来临了,也没有人再统计这些数据了,可是不统计的数据反而更加真实了,那是因为我们都是能看得见了。

就目前我身边还真没有什么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那么同样是奥密克戎病毒,难道还搞地域对待,区分长江以南和以北?

那些被拉到方舱的,难道真的都是无症状?

三年的动态清零管理下,至少我们可以很放心的出门,现在上个班都提心吊胆的,管控是你们这些专家建议的,那么放开后的策略建议去哪儿了?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有不少“医学专家”建议用连花清瘟颗粒来治疗新冠,导致连花清瘟胶囊价格暴涨,甚至出现了全国哄抢的局面。

现在放开了,也吃完了几盒连花清瘟,才发现一盒高价的连花清瘟胶囊还不如两片退烧药管用。

真希望这些“专家们”不要再高高在上的发表一些所谓的观点了,脚踏实地真实了解一下民生疾苦不好吗?

也不至于现在还发生一些医疗资源挤兑,医疗药品短缺的事情。

你们说的话我们能听见,我们经历的事难道你们看不见吗?

我是柠檬,欢迎表达您的观点。

----------END-----------距离进入本轮疫情高峰差不多十天了......

记得也就是上个月末,很多城市还在进行疫情管控。

而我们看见的通报,大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者,当时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界定,网络上这些“专家”们都有非常深的见解。

根据这些专家们的意见,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不会发烧、咳嗽、身体酸痛等等。

看得不少人信以为真,真的认为无症状就只是核酸阳性而已。

现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人感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整栋楼80%的人在本轮疫情高峰下已经感染了,症状大多是从嗓子疼、发烧开始的,在经历了一星期以后,不少人还在剧烈的咳嗽。

这里面只有20%的人症状有所减轻,但仍然时不时感觉到不舒服,有头痛、乏力等症状,其余的人基本还在床上卧着呢!

剩下的20%没被感染是因为他们在10月-11月期间已经经历过感染,然后集中隔离、集中救治过了。

按照这个数据来说,基本上公司的人全阳了,根本没有“天选打工人”一说,而大家感染后,压根也没看见什么所谓的无症状者。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在2020年2月5日由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首次提出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一事实。

无症状感染者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该词于同年12月16日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方案中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全称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却没有临床症状的人,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呈阳性。

言简意赅就是感染了,核酸、抗原试剂检测结果是阳性,但没有如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又是谁言之凿凿说感染以后都会是无症状?

查阅了资料,发现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今年上海出现疫情后,也是我们熟悉的张文宏医生公开发表的。

张文宏医生在医学界还是有一些权威的,而在新冠疫情的这三年,也多次语出惊人的发表一些观点,在他公布了下面的这几组数据后,确实让人改变了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印象。

张文宏说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重症率极低,基本上也就和流感差不多,其中非高危组重症率更是直接降到了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报道,当时不少新闻媒体都转发了。

当时还有不少人质疑张文宏,因为张文宏团队说上海市确诊阳性中98%都是无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感染奥密克戎的轻症感患者中,有发烧症状的,也只有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记得很多人还是非常关注今年上海那一轮疫情的,也看了相关的报道,张文宏的这篇报道,曾一度冲上热搜,占领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因为按照张医生研究团队的说法推算,100人里面,只有2个人会是有症状的。

而这2个人里面,发烧的概率几乎没有,重症感染者就更不可能了,基本上感染了也都是无症状。

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段子

“算命式防疫、准不准随缘”

但张文宏团队至今都没承认他们的这组数据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幸的是,不久后广州也爆发疫情了,紧接着广州的大数据也公布出来了,仍然不出意料,还是无症状感染者居多,重症和危重症在感染者的比例中也是微乎其微,似乎这个数据间接的佐证了张文宏团队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当一个数据违背了真实情况以后,这种数据的可信度就会不断的下降,而这些“医学专家”们在我们心中的公信力也会不断的降低。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疫情高峰真的来临了,也没有人再统计这些数据了,可是不统计的数据反而更加真实了,那是因为我们都是能看得见了。

就目前我身边还真没有什么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那么同样是奥密克戎病毒,难道还搞地域对待,区分长江以南和以北?

那些被拉到方舱的,难道真的都是无症状?

三年的动态清零管理下,至少我们可以很放心的出门,现在上个班都提心吊胆的,管控是你们这些专家建议的,那么放开后的策略建议去哪儿了?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有不少“医学专家”建议用连花清瘟颗粒来治疗新冠,导致连花清瘟胶囊价格暴涨,甚至出现了全国哄抢的局面。

现在放开了,也吃完了几盒连花清瘟,才发现一盒高价的连花清瘟胶囊还不如两片退烧药管用。

真希望这些“专家们”不要再高高在上的发表一些所谓的观点了,脚踏实地真实了解一下民生疾苦不好吗?

也不至于现在还发生一些医疗资源挤兑,医疗药品短缺的事情。

你们说的话我们能听见,我们经历的事难道你们看不见吗?

我是柠檬,欢迎表达您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