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一部老电影,冯小刚的《集结号》。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还在上大学,老师让我们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好看是好看,可惜是一根夹带私货的大毒草。

集结号》场面激烈、故事煽情、情节曲折,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慷慨、以及逝者有冤难伸的悲凉......只可惜,都是假的,是编造出来的“伤痕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我有点军史常识,于是站起来质疑:“老师,我军绝不可能欺骗自己的阻击部队,把自己的部队当炮灰去牺牲,首长不让吹集结号,太不合理了!”老师说闭嘴,艺术高于现实,你不懂。

10多年过去了,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值得再谈一谈的。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表面上夸奖我军的英勇、不怕牺牲、听指挥、没有听到集结号宁死不退......但问题是,“用欺骗的方式让战友做炮灰”,这样的军队居然可以令行禁止,被骗了的队伍依然可以坚决执行,毫无怨言,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真正的战场不可能听集结号才撤退,都是下命令守到什么时间,完成阻击任务,就可以撤退,我们的一线指战员是由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权的。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要搞扫盲班,要指导员配到连一级?就是为了做通所有战士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作战意图。守住阵地有什么作用,大家都清楚,哪怕是死守,也明明白白告诉你,战士们也会理解,并为了大局主动死守,用不着你拿吹号来忽悠才肯死守。

解放战争中,我们的一线作战部队没穷到一块表,一部电话机都没有的地步,下命令都是要求坚守到几点,到点了没新的命令可以撤退的。有新的命令后方会打电话通知前方,联系不上也会派通讯兵。

我们不是不可以牺牲,不是不可以为了掩护大部队、掩护同志、完成更大的战略目标去牺牲,可以,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82烈士都是这样视死如归的勇士,担任阻击、断后任务,本来就意味着九死一生的战斗。

但我们不可能“被欺骗着去牺牲”,任何一次主动的断后、阻击,上级都是有明确的命令、动员和解释的,我们的指战员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 ,知道自己要阻击多久,也知道自己会付出多大的牺牲.......只有了解了残酷的结局后,爆发出来的勇气,才是真的勇气。

冯小刚在用国民党旧军队、甚至是美军的思维来揣度我军,他把“解放战争”拍成了“内战”,渲染的是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完全无视了那是“阶级之间的战争”,人民子弟兵对蒋家王朝有着刻骨的仇恨,他不知道,在解放战争中,那些最艰苦的断后任务,那些牺牲巨大的阻击任务,战士们都是抢着报名的,牺牲不可怕,捞不到仗打,才是最大的耻辱。

所以,根本不需要用“欺骗”的手段,去让一支小部队去打阻击。

当代的导演、作家们对我们当年的那支军队误解太深了,苏联人在解放战争期间拍的纪录片完整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貌,那是一支有文化、学知识、背着识字板行军、“讲话要客气”、“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睡在大街上”、“秋毫无犯”......是一支道德高尚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我们的军队是要识字、扫盲、学习科学知识、了解战斗任务、有政治素养的军队。

而不是《集结号》中那样很多大字不识一个、容易被“欺骗”、不知道为什么而战的泥腿子。

真实的情况是,新四军刘老庄82烈士在抗日战争中,面对30多倍的日军,打到弹尽粮绝,白刃战中全体牺牲,没能让敌人前进一步,最后的战场上,连一件完整的武器都没有.......但在4连82烈士牺牲之后,当地的老乡,挑选了82名优秀的子弟,送到了部队,重建4连。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战,他们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意志和勇气?当地的百姓又如何对他们如此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中的“铁原阻击战”,63军负责驻守铁原,阻击美军,面对着敌人的飞机轰炸,大炮火力覆盖,正面火力压制,63军傅崇碧军长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战略: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将庞大的阵地分为大大小小的两百余个阵地,每个阵地都有着相应的志愿军驻守。189师离敌人更近,有的志愿军战士打着打着就发现自己身边的战友都换过不知多少批了.......

189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硬是坚守据点三天,让美军不能前进一步,美军恨得咬牙切齿。军部看见189师如此情况,下令让188师换防,当189师走的时候清点战士时,全师上下只剩下一个团、两个营。在经过13天的拼死抵抗中,63军在付出2万人的伤亡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遏制了敌军的前进步伐。待我军后方主力调整完毕,准备随时反击时,范弗里特见继续战斗下去已无可能全歼我军,随后就命令美军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惧怕牺牲,整个近代战争史上,主动的“牺牲”太多了,举个例子——湘江血战中,少共国际师的任务是阻击敌人,掩护军委机关纵队和其他主力部队渡过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为了掩护主力过湘江,少共国际师进行了整整5天的阵地防御战,用鲜血换来了每一分每一秒,一直坚持到主力部队过江。这群年轻的孩子,举着比他们身高还高的步枪,和凶恶的敌人拼刺刀,一个一个倒下......少共国际师在湘江血战中力挽狂澜,部队由原先的万人,锐减二千多人,减员后只剩下四分之一,最终被取消番号,剩下的其指战员成为共和国军队的骨干,其中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革命史和建设史,更是有着太多的牺牲。

长征的时候,我们撤离了经营建设很多年的根据地,留下了很多同志打游击,他们遭到了蒋介石政权疯狂的屠杀和报复,白匪军甚至在江西、福建、两湖、安徽等地根据地展开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但根据的军民们依旧在坚持战斗,因为他们坚信红军是会回来的,坚信革命会胜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谈判的时候,我们为了和平尽最大的努力,主动让出了很多根据地,新四军甚至放弃了经营、战斗、建设很多年的江南,开始主动“北撤”......在这个过程中,江苏、安徽的根据地军民,再次遭到了国民党和地主“还乡团”的报复屠杀......但是,根据地的地下党、游击队依然在坚持战斗,因为他们知道,新四军一定会回来的,党和人民的军队一定会替他们报仇的。

因为在所有的“战略性撤退”、“必然的牺牲”之前,我们都是有动员、有教育的,我们会对所有的战士、民众讲清楚,我们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业。

我为什么说《能文能武李延年》是一部不错的战争片,因为它讲清楚了我军是如何发起战斗任务的,我们的指战员们在做战前会议、战斗动员的时候,会对一级一级的营长、连长、排长们把战斗任务掰开了揉碎了,一字一句让你明白你的战斗目的是什么。任务的艰巨程度,会面临到的巨大伤亡,也会提前和你说清楚,部队开拔之前的战斗布置,也会和你说清楚这一次任务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了解残酷的战场,并毅然前往的,才是真正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最可爱的人”依然不怕牺牲,他们在救灾救难的时候,会高喊“祖国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然后义无反顾冲上前线......

没有人会稀里糊涂上战场,更没有人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牺牲。

死守是可以死守的,牺牲是可以牺牲的,撤退也是可以撤退的。

但没有不明不白、糊里糊涂的死守、牺牲和撤退。

像《集结号》中,那个不吹集结号,欺骗自己的战士去当炮灰的“首长”,现实中是要被枪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