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向大家认个错,在上一讲的末尾我把“捉笔”读成了“促笔”,其中不存在客观理由,就是我读错了。

其次回答上期网友的一个问题:写字要怎样拿毛笔?

原本打算单独做一期内容,但我觉得这问题不值当的,况且在以往的视频中我也有介绍,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我们常见的执笔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三指执笔法,和我们现在拿原子笔钢笔一样。

另一种是五指执笔法,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毛笔杆上端,无名指和小拇指抵住毛笔杆下端,就是我们常见的拿毛笔的方法。

我认为这两种方法,你习惯用哪种就用哪种。

我们一定要明白,怎样执笔是方法,把字写好才是目的。

明代以前并没有书法家专门讲过具体怎样执笔,只有个别书法家讲述了执笔的高低,往下拿就是低执笔,往上拿就是高执笔。

据说,到了明代台阁体出现,把书法标准化以后,执笔才有了一个规范,清代的馆阁体也沿用了这个规范。

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

只要能使手腕和手指灵活运笔,甭管是三指和是五指都行。

我对执笔唯一的建议是:如果你身体没有缺陷,一定用右手拿毛笔。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画禅室随笔》。

本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宗旨?

视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