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发的《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各地可探索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降低公众集中出行压力。

最近,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指导企事业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错峰休假,指导学校错峰放假开学,实现错峰出行。这与上述《方案》鼓励探索错峰休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倡导错峰休假、错峰出行。

今年春节的脚步已临近,由于疫情管控措施放开,显然很多人将返乡过年。但春运期间扎堆出行,不仅容易造成更多人感染,会增加疫情应对压力,而且还给春运保障环节带来服务等方面压力。对公众而言,扎堆出行也会影响到出行质量,甚至还可能带来出行安全等问题。

因此说,《方案》提出各地可探索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这很有必要。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应该积极探索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既给春运减负,也给公众降压。虽说随着我国铁路等运力大幅提升,春运压力远没有多年前那么大,但今天大家更希望“有质量的出行”。

实际上,不仅春节期间要探索弹性休假、错峰休假,包括国庆节在内的重大节假日,在旅游、探亲等出行方面都应该鼓励错峰、减少扎堆。因为我们是14多亿人口的大国,即便只有部分人在重大节假日扎堆出行,也会造成一定拥挤,给出行者、服务者等方面带来压力。

问题在于,如何去探索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由于带薪休假制度到今天没有完全落地,很多人只能指望国家统一安排放假来休假。当统一休假、统一出行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要想探索新的休假政策改变现状并不容易。但要看到,探索弹性休假、错峰休假也是趋势。

所以,首先,期待国家层面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弹性休假、错峰休假。这样的政策可以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结合起来,也可通过多种措施调动各级政府、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只要各级政府以务实行动进行鼓励,切实兼顾用人单位利益诉求,完全可以实现“削峰填谷”式休假。

其次,各地也可因地制宜大有作为。譬如,最近浙江杭州、义乌,上海,福建泉州等地纷纷出台补贴奖励措施,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其中有地方奖励高达3000元。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稳岗位稳生产,但也有鼓励外来务工人员错峰休假的作用,类似政策可多些。

另外,作为用人单位也要改变“统一休假”的思想观念,尽可能从员工诉求、休假质量等方面,去调整和改革休假制度,以便增加员工认同感和凝聚力。作为劳动者,也要善于争取弹性休假、错峰休假的权利,以提升休假的质量。工会等机构要在探索新休假制度中发挥作用。

总之,探索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值得鼓励和期待,让这种更科学更人性的休假制度成为重大节假日的“保留节目”,而不是仅限于春节期间。要给景区、住宿等多领域减压,而不是只考虑出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