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全面放开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达到80%-90%

中医的使用方法尤为重要

总归来说有两大类

分别是中药内服“内治法” 和中医外用“外治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外治法种类很多,是指除内服中药以外的其他中医疗法。根据2020年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我院推出新冠感染恢复期中医特色治疗,艾灸、推拿、耳穴、拔罐、针灸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穴

中医特色治疗

如您有需要

可到遵义市中医院

进行中医特色治疗

现将康复技术的内容介绍如下。注:以下穴位的选取及中医适宜技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艾灸疗法

常用选穴: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等。穴位的定位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脘: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膈俞: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最: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穴推拿

穴位按摩:太渊、膻中、中府、肺俞、肾俞、大肠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痒、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泽等。

太渊: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膻中: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府: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大肠俞: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缺: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商: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角侧上方0.1寸(指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络推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

耳穴压豆

常用耳穴:支气管、肺、内分泌、神门、枕、脾、胃、大肠、交感等。

刮痧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

拔罐

背腧穴为主,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具体穴位的定位如下。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膏肓: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脾俞: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椎: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刺疗法

常用选穴:太渊、曲池、肺俞、足三里、阴陵泉、关元等。随症配穴:乏力、怕冷、舌淡者,可加膈俞、肾俞、大肠俞;食欲差、大便稀溏、舌淡者,可加中脘、天枢;咳嗽、咳痰、舌淡者,可加大椎或定喘、膏肓等。膏肓、肺俞、膈俞等穴局部肌肉薄,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引起气胸。具体穴位的定位如下。

太渊: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元: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膈俞: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肠俞: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椎: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喘: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膏肓: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的通知.2020.2.
[2] 解秸萍,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编辑:颜久雪

一审:向薇

二审:刘益玮

三审:王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