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照规定,预十师长沙城南门守卫战的督战责任,由师政治部担任。

事不凑巧,政治部主要负责人都不在。主任李拔夫赴贵州接家眷,副主任正在中训团受训,督战重任就落到了政治部第一科科长杨正华身上。

杨科长擅长的是舞文弄墨,从部队芜杂事务中找出宣传热点,像这样在枪林弹雨中监督军人作战的事情,多少有点勉为其难。

好在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一切都有惯例可循。杨科长马上将纠察队改为督战队,自己亲自掌握,以应督战急需,然后把政治部科员分派到各团及野战医院,协助各部工作,明了战斗情况,同时也发挥监督作用。杨科长没花多少时间就全处理完了。

不过事情好像比杨科长理解的要紧张一些。

12月31日傍晚,预十师奉命从河西岳麓山进入南门阵地。预十师刚过湘江,长官部命令就随之而来:所有船只归长官部控制,第十军即使重伤员也不能过江。命令还说,长官部已在河西设置机枪阵地,有擅自过江者将立即开枪射击。

这就是说,包括预十师在内的第十军部队,前有日军,后有军令,旁有湘江,是彻底地置身于死地了,不是战死,就是活着取胜。

对于这种情况,杨科长并不吃惊。预十师战前就下过“擅自撤退者就地枪决”的命令,军部也早说过此次第三次长沙会战,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而且杨科长也不是文弱之人,虽然拿枪很少,但大小战斗也经历过不少。

长官部、军部、师部要求如此严厉,他也一定会竭力督战。

长沙城的战斗来得出乎意料地快和猛。

预十师傍晚到南门,午夜第一线二十九团前哨即与敌骑兵遭遇。战斗就此打响,拂晓,也就是1942年元旦这一天的清晨,敌机飞临长沙,日军陆空配合发起了向南门的猛烈冲击。

根军军政部的要求,师政治部应随时向军委会报告所在部队的战斗情况。长沙城战事已发生,杨科长就拟了一个准备向上汇报的电报稿,说明预十师目前士气旺盛,正在与敌激战。杨科长将电报稿呈送方师长过目。

方师长匆匆看过,没有表示什么。

杨科长正要退出,方师长喊住了他:“督战队的督战任务,必须认真执行,擅自后退者,就地枪决。”

杨科长表示一定会严格履行督战队的职责。

方师长继续说道:“我给你紧急处置权,可以先斩后奏。”

这话是杨科长所没有想到的,仓促间不知如何答复是好,憋了一会才答了个“是”。也不知方师长满不满意,他没有敢看师长的眼睛。看师长没再说话,他就退出来了。

从指挥部到政治部,路不远,杨科长走得有些吃力,这应该是是心累的,他感觉自己的心沉甸甸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战局进展令人沮丧。不到十点,消息传来,金盆岭、猴子石一带阵地失守,二十九团溃退下来了。日军向二十八团葛先才部守卫的修械所发起了进攻。

科员马有成进到了政治部。杨科长正想问他二十九团的情况,发现马的背后站着一个神色凄惶的军人。杨科长注意到了马的表情有些怪异,于是凑上前,这才发现面前正是二十九团团长张越群。

“来了?”

“来了。”

两个人面对着面再没说话。沉默,还是沉默。

最后,杨科长说道,你先休息下吧,我去师部看看。

杨到了师部。方师长眉头紧蹙,脸色很差。

杨问起了战斗情况,说日军攻势这么凶猛,二十九团防线长达五里,正面过宽,兵力薄弱,猝然接敌,怕很难能挡得住。

方长叹了一声:“敌人来势太猛太快,张团恐难顶得住,现在电话中断,情况不明。”

杨科长听方师长这么一说,于是下定决心,具实以告,张团长已来师部,因未能尽力完成作战任务,深为愧疚,对不起师长,等候处分。

方停了一会,说道:“叫他暂到副官处休息,等我空时,通知来见我。”

杨心里很高兴,来时的万般担心至此烟消云散。不能说救了张团长一命,但于他个人而言,他可以对得起老战友了。

他准备出门告诉张团长这个好消息,这时二十八团的一名营长走了进来。

来人是来请示有关作战事宜的,日军很快就要进攻他所在的阵地了,有些问题他需要得到师部指示。

方师长一言未发。等来人说完,就叫他在外面等着。

然后方师长拿起笔,手书一道命令,令师附田琳监斩,处决该名擅离职守的营长。这位站在外面等候回复的营长,就被推到师部后面的墙壁枪毙了。

目睹这一幕,杨科长暗暗心惊,战时军令确实巍然如山,至此他有些深刻领会。

他匆匆回去,告诉了张团长方师长的意思,却没有告诉他自己庆幸的心情。

如果张团长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过程,他是应该好好感谢杨科长的,不仅是救命之恩,还有好运气。长沙城坚守到第四天,晚上师部转来薛长官的嘉奖令,“准二十九团团长张越群晋升少将团长”。杨科长分析,此电用意在间接激励正浴血奋战在修械所阵地的葛先才团长,使他不甘落后于六期同学张越群,同时也以此来激励全体守城将士竞立军功。

葛团长后来果然不负众望,以战功荣升预十师副师长。杨科长本人也未落人后,因督战得力,“由军委会政治部记大功一次,以副主任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