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军的三八大盖,网上的评价一直不高。大体上就是“杀伤力太小”、“一枪俩眼”、“长度太长”......诸如此类的差评。今天来聊聊,三八大盖这东西到底咋样,是不是像很多人说得那么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关于三八大盖的流传,主要是抓着其使用的6.5*50mmSR的威力问题。经常用6.5*50mmSR和中正式的7.92*57mm毛瑟弹做对比。以此来认定,三八大盖不是中正式的对手。

而关于三八大盖威力小,打不死人的观点,主要是几方面,一个是影视作品,最典型的就是亮剑里张大彪挨的那一枪,强调了穿透力太强,只打穿个眼,另一个方面是《烈火金刚》里面,史更新挨的那一枪。再不就是忻口战役中,李仙洲被三八大盖打穿胸口的那一下。这些人结局都是幸存,但是能说明三八大盖威力就小么?

是不是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呢?其他被三八大盖打了的,都牺牲了、不出名。毕竟,死去的人,是不可能站起来跟你讲三八大盖威力的,无名小卒受伤了也不至于让太多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被三八大盖击中,然后一个对眼穿的事情,其实也不是个例,这些也都是事实。

下面是一个美国陆军医学报告里,对三八大盖的6.5*50mmSR杀伤力的一个评述。大体上的意思就是,三八大盖命中目标后,弹头会产生爆炸效果(类似达姆弹),弹头后端爆裂,弹芯甩出来,子弹穿过时,整个被甲都可能留在人体,一些碎渣会嵌入其他位置,会在身上留下一个特别大的出口创口。从这里看,其实三八大盖的杀伤力,和现代步枪都差不多,前面一小口,后面一个大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三八大盖弹头重心过于靠后,高速状态下撞击,会导致弹头翻转,并且6.5mm枪弹的弹尾被甲较薄,容易撕裂开,从而使弹头从弹尾甩出去。

而在报告里,也提到过,要达到这种效果,要达到2000fps,差不多是600米/秒,能让弹芯从弹尾甩出去。这也是枪弹翻转、破碎的一个必要条件:高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三八大盖枪弹的另一面,是口径小,装药少,从而子弹初速度低,初速度只有770米/秒,飞行过程中是在不断降速的。等降低到600米/秒了,差不多要到一百七八十米了。这也就决定了,在200米范围内,三八大盖的杀伤效果还是不错的,距离太远了,杀伤能力也就变弱了,最后不翻转了,直接钻过去了,都有可能。

那么,那些被三八大盖命中,一枪俩眼,人能救回来的那些,可能就是远距离,没打中要害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杀伤能力上看,三八大盖在常规交火距离内,都是够用的,太远了,三八大盖属实是比较弱了,没有其他枪弹效果好。后来,日军也是换了7.7*58mm步枪弹,原因也是跟三八大盖远距离杀伤的能力有关。

而评价一把老式栓动步枪好与坏,其实可评价的点非常少,老式栓动步枪就那几个零件,没太多的东西,现代的高级设计,那会儿也没有。以前棍叔就说过,很多人一提到老枪就是精度高,后来想了想,其实除了精度高以外,也没太多的能夸的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比那会儿的老枪,也就几点,精度、威力、可靠性、质量,没了。精度上看,三八大盖确实是可以,而且,那会儿栓动步枪精度都大差不差。威力上,三八大盖在常规的交火距离内,也都是能看得过去的。可靠性上,三八大盖的枪机也够简洁了,其实用的也是毛瑟枪机,不会差。并且,射击的时候,后坐力较为柔和,对射手挺友好的。

另外很多时候,人们对比三八大盖和中正式的时候,总会说三八大盖多么不堪。但是,实际情况却又是,中正式产量极低,真正大规模装备,已经到了战争后期了。数量上,中正式其实不占优势,多数部队都拿着汉阳造这些枪呢。而且,即便是中正式,也有一个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生产的比较好,有的就比较劣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抗战中,八路军很多部队分不到多少枪,各种枪都有。但是八路军主力部队,配发的三八大盖特别多。部队越厉害,越好,配发的枪就越好,三八大盖就越多,这都是事实。即便是抗战胜利了,八路军过渡到人民解放军了,一样也是三八大盖越多的部队,战斗力越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当年一战之时,同为协约国的日本和沙俄,就有过关于三八大盖的交易。沙俄当年买过80万把日本步枪,里面有30式、38式。不仅沙俄军队用过不少三八式步枪,就连后来的苏军,在十月革命后,也曾使用三八式。除了毛熊,牛牛当年也买过三八大盖,同样也买了十几万把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