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刚刚开始,就传来了四个对我国极为不利的消息。第一个消息,北约与欧盟升级合作,将共同应对“中国挑战”。据观察者网消息,1月10日,北约与欧盟签署了首个安全合作声明。

在声明中,欧盟与北约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将中国称为“威胁”。欧盟向北约的靠拢,实质上就是向美国靠拢,这也是俄乌冲突带来的必然结果。第二个消息,麦卡锡刚刚当选,就带领众议院成立了针对中国的国会小组,目前,众议院以高票通过了成立“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决议。

其实早在麦卡锡当选前,就曾公开表示要成立一个针对中国的小组,以管理中美竞争。这次麦卡锡在竞选时几经波折,这也注定他在对华议题上会更加强硬,以迎合党内的极端保守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卡锡

第三个消息,日法将加强合作。据媒体报道,1月9日,岸田文雄与马克龙举行会晤,双方不仅表示要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而且法国还公然干涉台湾问题,并将与日本在东海举行联合演习。

第四个消息,日英继续深化防务合作。据环球网消息,岸田文雄在访问英国期间,与英首相苏纳克签订了一份防务协议,未来英日双方可以在对方的领土上部署部队,双方还表态要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合作。

通过这四个坏消息不难看出,我国未来将面临的地缘环境会变得非常恶劣,至少有来自三方面的挑战。首先,目前来看,岸田文雄此次欧美之行就是为了寻求域外势力的支持,以进一步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对抗,所以未来日本将是域内非常不稳定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英首相签署协议

除了日本外,韩国近期在台湾问题以及防疫问题上也屡次挑衅中国。这表明,在美国的推动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伙伴日本以及韩国正在逐渐向美国的“遏华”政策靠拢,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正面临巨大的威胁。

其次,此前在不愿在中美之间明确站队的欧洲,因为俄乌冲突的缘故,已经开始完全丧失战略自主,并沦为美国的“遏华”棋子。

如果美欧在“反华”一事上形成统一阵线,新冷战的格局也将完全形成,这极其不符合我们的战略利益。即使最终我们能够突破美欧的包围圈,在对抗过程中也将消耗大量的国力,不利于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为首的G7

第三,美国正在台湾问题上积极布局,台湾问题被引爆的风险正大大增加。从日本到韩国,再到如今的欧洲,美国的盟友们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正越发激进。

美国显然是想要复刻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所采取的手段,引爆台湾问题后利用台当局以及美国的盟友们消耗中国,从而阻断中国的崛起进程。

这三个挑战,归根结底还是中美博弈。尽管美国不断表态想与中国恢复各领域的对话,但这并不代表着美国正在纠正错误的对华政策,美国此举是担心中美博弈会走向失控,所以才想要通过对话与中国建立“护栏”。面对美国的阴谋,我们有四招或可破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

第一招,稳住经济发展。欧洲在意识形态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与美国更加亲近,而中欧关系主要以经贸合作为纽带。

当前欧洲经济正面临困境,仍然需要与中国保持密切的经贸合作,所以只要我们的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欧洲就不太可能完全倒向美国。但俄乌冲突给欧洲带来的安全焦虑,必然会让欧洲在涉华议题上向美国有所妥协,我们也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

第二招,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自身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美西方围堵中国的图谋就不可能得逞。具体来说,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提升国际影响力,以便在与美西方开展舆论斗争时不会陷入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冲突

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提升军事力量,才能让美英日等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动作有所收敛。第三招,在台湾问题上做好最坏的打算。

从佩洛西窜台,拜登政府加快对台军售进程,台积电加速向美国搬迁以及近期日、英、韩、法等多国开始在台湾问题上鼓噪等事件不难看出,美国正在为引爆台海局势做准备。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随时做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好美西方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全方位制裁中国的准备。不过中国与俄罗斯不同,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我们反制美西方的手段都非常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

按照美国的一贯做派,必然会让盟友充当炮灰,自己则坐收渔利,所以我们必须让美国意识到,引爆台海局势美国也休想置身事外,只有这样,美国才会有所忌惮。

第四招,进一步推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对冲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推动内外双循环体系的构建。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体系,并与多国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而且全球产供链错综复杂,只要全球化浪潮仍然是主流,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打压就不可能得逞。

当下美国正在煽动盟友将中国从产供链中剔除,与中国实现全面“脱钩”,例如欧洲在美国煽动怂恿以及俄乌冲突的冲击下,正变得越来越封闭,逆全球化思潮在欧洲开始扩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贸易

所以我们要大力推动多边合作机制,继续深化与各大经济体之间的合作,避免逆全球化浪潮掀起风浪。此外,我们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加速构建内外双循环体系,以增强我国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

总之,我们不能够对美国再继续抱有任何幻想,美国不可能放弃霸权地位,未来必将加速整合全球资源以围堵中国,大国博弈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影响全球秩序的决定性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