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世界

前言

当孙中山还小的时候,喜欢在村口树下听人说故事,其中有一位太平天国的老兵讲述的“太平天国起义”让孙中山十分喜欢,听得十分入迷。

好巧不巧,这位在树下和孙中山说故事的老兵,正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妻子的弟弟——赖汉英。

赖汉英活了96年,在弥留之际,他吐露出了那个关于太平天国的秘密,也揭开了一个埋藏已久的真相。

曾被洪秀全封为太平天国六王之一的杨秀清,到底是怎么死的?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道光年间,当时的中国鸦片横行,人们贫穷到了极点,很多人为了吸食鸦片,不惜卖掉自己的妻子儿女,饱腹只能依靠树皮,不断有人饿死在家中。

洪秀全就出生在鸦片泛滥的广东地区,幼时的洪秀全喜爱读书,和当时的书生一样,目标是能通过科举考试,考个功名好光宗耀祖。

可当时朝廷腐败滋生,科举考试早已失去“公平”,几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后,洪秀全在广州游荡。

此时的基督教正流入中国,传教士把基督教的书籍翻译成中文四处分发给参加科举的考生,洪秀全也拿到了分发的《劝世良言》,他翻阅的时候想起自己幼年时做的梦。

当时他梦到一个白发老头,老头在梦里说他是上天的使者,生来就是要在人间匡扶天下,斩妖除魔的。

这本不是真的,可洪秀全接触了西方思想后,又想起来年幼的梦,甚至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声称自己是耶稣的弟弟,来人间拯救苍生。

自此之后,洪秀全开始改信基督教,把家里的孔子牌位丢出家门,换上了基督牌位,并且组建了自己的组织,命名为“拜上帝会”。

当时的广州基督教已经信徒众多,从未读过《圣经》的洪秀全并没有多少信徒,后面他想到去基督教还没有涉及的广西地区传教。

1844年,洪秀全来到广西一带传教,他逢人便说

“现在人心太坏,朝廷又极其腐败,将会有大灾难降临,只有信仰上帝,加入上帝会,才能避免灾难。”

这一套说辞让洪秀全笼络了大量信徒。

大量的人员开始聚集,当地衙门不会不管,常常用“聚众谋反”的罪名把信徒抓去衙门里。

此时的洪秀全手下有大量人马,忍无可忍的洪秀全决定反清,率领太平军与清军展开了战斗,同时以“太平”为号,建立“太平天国”。

此后太平天国发动了著名的“金田起义”,正式与清朝对抗。

也是在这个时期,洪秀全结识了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等人。

太平天国最初声称抛弃封建制度、“永不封王”,但是后期执掌的势力范围扩大,沉迷于权力斗争的太平天国逐渐开始“封王爵”。

洪秀全自称天王,在自己之下王爵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东王杨秀清最为重要。

天京之变

杨秀清的早年生活困苦,也没读过书,以耕种、伐木为生,在拯救冯云山的时候,会内人心不稳,觉得这点兵力,不可能对抗朝廷。

杨秀清就假装“上帝降临”,安抚信众,展现出很强的领导能力,洪秀全回来后十分赞赏杨秀清的所作所为,把他纳入领导层之中。

金田起义之后,杨秀清正式成了正军师,指挥着太平军从广西进军到南京,战功显赫下杨秀清被封为了“东王”。

虽然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天王”,事事都要向他请奏,但实际上太平天国的主要战斗力都是掌握在杨秀清手里,而拥有了军队也代表着拥有了权利。

杨秀清没什么文化,本想着这辈子就当做农民伐木、耕种为生,可参加太平天国后,杨秀清几年以内生活翻天覆地,大量的金钱及指挥万人的权势让杨秀清冲昏了头脑。

就如同杨秀清大军反抗的清朝腐朽贵族一般,杨秀清也迅速堕落了下去。

太平天国定居南京之后,杨秀清对权力的欲望更加膨胀,做事目中无人。

当时的北王韦昌辉负责南京的防务,常常碰到杨秀清,杨秀清对韦昌辉极其的不尊重。

有一次韦昌辉的兄弟在城内碰到杨秀清的妻子与舅舅在逛街,两伙人起了争执,气不过的杨氏妻舅把这件事情告诉杨秀清,杨秀清大怒,他找到韦昌辉,理论此事。

韦昌辉平日就被杨秀清欺辱,一件小小的事情杨秀清能够辱骂韦昌辉很久,说“韦昌辉无能之人”,甚至仗着自己拥有兵权体罚韦昌辉,这一次口角后,杨秀清带着重兵来到韦昌辉住处,要韦昌辉给个交代。

当然,韦昌辉不肯,多方辩解后,杨秀清不听事情对错,扬言如果不道歉,就让他家“死无全尸”。

韦昌辉知道,杨秀清做得出来这种事,只能听杨秀清的和兄弟决裂,把他赶出南京城外。

杨秀清不仅对同辈的“一等王”如此,甚至把权力的索取延伸到了“天王”洪秀全那边。

上面说过,太平天国的军政要务要上奏“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同意后就能执行,虽然杨秀清对洪秀全表面上“恭恭敬敬”。

可每次命令下达后,杨秀清都会命令把文书拿到他这边,等他过目后再执行。

这实际上是杨秀清“架空”洪秀全的办法,到了后面,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上报,都先来请求杨秀清的建议,等他同意了再传到洪秀全那里。

杨秀清的这些做法洪秀全都知道,可杨秀清手中掌握着兵权,洪秀全只能暂且忍耐,后面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洪秀全感知到了危机。

1856年8月,杨秀清正式挑战洪秀全的“天权”,杨秀清找到洪秀全,说起了自己打下几个省份,“操持政务”的功劳,洪秀全听出来,杨秀清想要更多的赏赐。

洪秀全就问杨秀清,你想要什么?

杨秀清则狮子大张口,直接说“我现在是上帝附身,天父下凡,上帝怎么能只有九千岁呢?”

要求洪秀全将他由“九千岁”变为“万岁”,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万岁”从古至今,只有一国之王能够使用,除掉帝王,使用“万岁”是要被杀头的。

这是杨秀清仗着自己拿着兵权,要反!

洪秀全嘴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但是把封赏的日期以“天时地利”为理由,推迟到了杨秀清的生日,当天再正式封杨秀清为“万岁”。

杨秀清满意地回去了,而他的生日就在几天后的9月1日。

9月1日当天,为杨秀清举办了隆重的生日,并且将“万岁”的封号赐予了杨秀清。

当天晚上,杨秀清与家人在府上饮酒对歌,凌晨时众人睡去,此时一伙人杀死守卫,直接冲入东王府中杨秀清及来聚会的家人、部下全部杀死。

凌晨时分,东王府里满地都是尸体,杨秀清一族被灭门。

此后,为了消灭杨秀清的势力,告诉杨秀清的部下,只要乖乖的认错,象征性地受罚几杖就行。

杨秀清的部下生怕自己也惨遭毒手,只能乖乖的上门受罚,等待人员聚集了差不多,趁机将他们全部杀掉。

这一场“清算”并未停止,反而演变成了一场南京城内的屠杀,任何与杨秀清有关的人都被赶尽杀绝,死亡人数多达两万,后世称为“天京之变”。

执行这次“清算”任务的是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他们禀告洪秀全,说杨秀清“图谋篡位”,所以当机立断“替天行道”。

洪秀全此后为杨秀清平反,为了纪念其功勋,甚至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杨秀清,称为幼东王。

当时大家对这件事都不太清楚内幕,认为是韦昌辉和石达开等人对杨秀清怀恨已久,所以借着洪秀全的名号,报复杨秀清及其家人。

揭开真相

直到洪秀全的妻子的弟弟赖汉英晚年才说出了当时的真相。

赖汉英作为洪秀全的“小舅子”常常陪伴在其身边,两人关系密切,因此透露了当年的真相。

杨秀清的当时的作为,他们一直有所提防,可当时苦于没有兵权,如果杨秀清先发制人抢夺权位,洪秀全根本没法防范,正在苦恼时,韦昌辉找上了门来。

韦昌辉当着洪秀全的面大骂杨秀清目中无人,眼中只有权力斗争,且领地治理无方,并提醒洪秀全,迟早有一天要被取代。

洪秀全听完韦昌辉的控诉后开始拉拢韦昌辉,计划把杨秀清灭门,韦昌辉欣然同意,同时交代给赖汉英悄悄地把一部分的兵力转移到韦昌辉的手下。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杨秀清向洪秀全要“万岁”的时候,他意识到不能再拖,当晚就派赖汉英带着一封密函交到了韦昌辉处。

上面告知了杨秀清加封“万岁”的事情,要求韦昌辉召集部队和其他几王,在受封当晚袭击东王府,把杨秀清灭门,其他事情交给韦昌辉全权处理。

韦昌辉看到信后十分的高兴,他马上召集翼王石达开,把军队向南京城外悄悄的靠拢。

杀害杨秀清全家后,韦昌辉本想收手,可洪秀全又命令把杨秀清有关的人“赶尽杀绝,一个都不要留”,韦昌辉只能照做。

事后洪秀全试图把责任都推卸到韦昌辉和其他王那里,甚至“装模作样”地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杨秀清,并把杨秀清的权力都集中到了自己手中。

此后的洪秀全变得和杨秀清一样,开始削弱部下的势力范围,把自己的两个兄弟洪仁发、洪仁达都封为王。

石达开等人生怕落得和杨秀清一样的下场带领大军出走脱离“洪秀全”的指挥。

晚年的太平天国腐败滋生,从原来的兵强马壮的“革命军队”变为了“清朝朝廷”一样的贪官纵横,沉迷权力斗争,再也无法抵挡清军的围剿,清军冰凌南京城下时,城内弹尽粮绝爆发饥荒。

1864年6月,洪秀全已经无权和兵力,因多日饥荒只能以野草充饥,病逝在了南京城内。

这位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从最初的革命反抗到最后的“换汤不换药”。

最后的下场却是被曾国藩把尸体拖了出来,被刀砍成数份后焚烧至粉末,并把骨灰装入炮弹中,彻底灰飞烟灭。

笔者观点:

纵观历史,太平天国的灭亡是必然的。虽然太平天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缺乏的是真正的民主意识,最终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封建阶级模式。

而从当时的大环境看来,太平天国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局面,不论是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还是清政府的打压,以及百姓们的心不齐等等因素,都为太平天国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但不可否认的是,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也是民主意识的萌芽,为推翻封建帝制,促进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韩文山,《太平起义记.洪氏之世系》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北京出版社

钟文典,《太平天国开国史》

赖晨杨秀清的负权利与韦昌辉的报复[N]北海日报2011年第03版

钟启顺君权与神权的冲突:太平天国“洪杨内讧”的原因[J]长沙民政学院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