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中,韦昌辉可能是得到评价最差的一个。

无论是在石达开、李秀成等被俘太平军将领的自述,还是在清方的描述中,或是在后世史书中,韦昌辉得到的都是“投机分子”、“残忍好杀”、“大清平定太平天国第一功臣”之类的评价。

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韦昌辉在天京事变中的大肆屠杀!

那么,韦昌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又要在天京事变中大开杀戒呢?

出身富贵,毁家起义

韦昌辉,出生于“富甲一邑”的家庭,史书用“巨富”来形容其出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这个出身,成了“原罪”,成为其“混入农民起义队伍的坏分子”、“投机分子”的罪证。

到了今天,我们自然知道这样的说法不值一驳了。

尤其是“投机”···当时,太平军只是随时可能被扑灭的火苗,一旦失败,韦昌辉全家都要被杀头···韦昌辉这是投的什么机呢?投杀头的机吗?

事实上,正是这个“巨富”的韦家,为太平军起义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当时的韦昌辉,是带着全家一起参加了太平军!并且散尽家财,全力支持太平军!

在起义前一年,太平军就在韦昌辉家中打造兵器,由于打铁声音太大,韦昌辉又养了100多只鹅来掩盖打铁的声音!

可以说,太平军的起义爆发于金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韦昌辉这个金田村的地头蛇能够够给太平军起义准备提供最佳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所以,在起义之初,清军情报一度认为韦昌辉才是起义军的首领。当时,许多大清官员汇报中,把韦正(韦昌辉)及其父韦元阶的名字放在洪秀全之前,列为“逆首”。

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论及起义爆发后的作战指挥,人们多认为是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的贡献,而很少论及韦昌辉的表现。

因此,很多朋友认为韦昌辉相对平庸,是个“混子”。

果真如此吗?

天地会领袖,太平军早期高级将领洪大全就称:韦政督军打仗,是他最勇,常说他带一千人,就有一万官军也不怕!

起义初期的几次重大胜利,韦昌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太平军起义的首战“迎主之战”,韦昌辉率军在思旺全歼清军,杀死清军首领张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战紫金山期间,韦昌辉又在新圩趁敌人兵力未集中,率领千余人杀出,大破清军!

袭破永安之战,韦昌辉、罗大纲是前线指挥!

永安突围战,又是韦昌辉负责指挥“三冲伏击战”,打死清军总兵多人,击伤清军都统乌兰泰,重创广西清军主力!

其后,太平军进入天京后,韦昌辉又负责天京城防事宜。在太平军不断抽调兵力增援西征、北伐的情况下,韦昌辉完成了保卫天京的任务。

可以说,韦昌辉的军事表现,是十分卓越的。

之所以人们印象中认为韦昌辉相对平庸,原因有二。

1、转战过程中,韦昌辉常常担任后卫之任。

这也是自桂林攻坚战开始,韦昌辉军事表现不多的主要原因。

在太平军转战早期,常常被清军咬得很紧,因此,韦昌辉还常有功可立。

不过,自离开桂林开始,太平军每次转移都能甩开清军一段距离,因此,韦昌辉并没有太多断后之战可打。

不过,后卫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

2、进入天京后,韦昌辉长期在天京主持防御。

防守是一支队伍的基石,但出风头的总是进攻者们。

因此,比起西征中屡立战功的石达开、胡以晃来,韦昌辉自然风头小了很多。

但是,如果不是韦昌辉守大本营,石达开们又如何在西征战场上放手而为呢?

3、辅佐主持全局,又受杨秀清直接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韦昌辉坐镇天京,也承担了部分对全局的领导工作。

比如,北伐的林凤祥等人,直接汇报对象就是韦昌辉。

不过,由于杨秀清工作抓得很细,所以,韦昌辉的发挥空间实在非常有限。

辅政之能

韦昌辉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也是比较突出的。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颁布的《征办米粮以裕国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太平天国以《天朝天亩制度》为纲领,理想虽然丰满,但现实中却无法落地,反而因为不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而造成了不良影响。

韦昌辉主持颁布的这一政策,要在太平天国统治区要”照旧交粮纳税“,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商业和手工业发展,保证天国的税收和国库。

只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反而又成了韦昌辉”开历史倒车“的一大罪状···

此外,在执行法律等方面,韦昌辉同样展现出不俗的能力!

总体来看,韦昌辉为太平天国是立有大功的,其自身也具有相当的军政才能,这是不需置疑的!

那么,天京事变中的韦昌辉,为何要大开杀戒呢?

奉诏诛杨

天京事变的血雨腥风,是从韦昌辉回到天京杀掉杨秀清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韦昌辉杀杨秀清一事,后世争论很多。

多数记载认为是韦昌辉等人奉天王诏行事;但也有少数记载(主要来源是《石达开自述》)称洪秀全并未下定杀杨秀清的决心,是韦昌辉“不服”,擅自杀了杨秀清。

个人以为:多数记载的“奉诏诛杨”应当是更加符合逻辑的。

首先,韦昌辉擅自杀杨秀清的说法,主要来源于《石达开自述》,但石达开本人是天京事变的主要当事人之一,他难免要为自己开脱。他对于事变过程的介绍,算得上是“孤证不立”。

何况,以石达开的描述,韦昌辉请杀杨秀清,洪秀全“本欲杀杨,口中不肯”,过于牵强:即便是石达开,他又如何知道“口中不肯”的洪秀全是“本欲杀杨”的呢?

显然,作为太平天国的翼王,“诛杨行动”时,他没有参与、表态,直到事后多日才出现指责韦昌辉杀人过多,石达开需要为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洗清责任:我也没有想到韦昌辉会杀杨秀清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天王的统一安排,仅仅凭借韦昌辉带3000人回来,是无论如何杀不了杨秀清的。

当时,韦昌辉等人已经被安排到各战场上去指挥作战,天京城防已经完全由杨秀清掌握。

一般情况下,韦昌辉那3000人,不要说进城诛杀杨秀清,就是靠近天京城都做不到!

只有在天王统一安排下,秦日纲与其会合于城外,陈承瑢在内接应,韦昌辉才能秘密入城,直扑东王府,诛杀杨秀清!

所以,韦昌辉对杨秀清举起屠刀,是天王的意思,这是不必有太大争议的。

助洪屠杀

当然,韦昌辉最大的罪状,就是在杀杨秀清之后,大开杀戒,屠杀了2、30000人!

主流说法是:洪秀全要韦昌辉等人杀杨秀清,但要求只杀杨秀清等兄弟三人,不要搞扩大化,是韦昌辉残忍好杀,非要扩大屠杀!

显然,这个说法,又是为天王开脱了。

1、韦昌辉没有实力在天京城内进行屠杀!

诛杨时,韦昌辉只带回来3000人。

而韦昌辉的嫡系势力,此前已经被杨秀清安排到了湖北,受石达开节制。(这本是杨秀清制衡韦昌辉的做法)

当时的天京城内,原有两支军队。

一类是所谓“东党”,杨秀清的心腹力量;

另一类是“中立者”,也就是并非“东党”,但因在天京而受杨秀清节制的。

其中,我们可以知道的“中立者”就是石镇吉,当时率军20000驻于天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秀清既死,能够给他们发号施令的只有天王了!

而且,我们知道,与杨秀清、萧朝贵不同,韦昌辉可没有什么“下凡”的力量。

所以,当时的天京城内,韦昌辉的实力是很弱的,如果没有天王的支持,或者至少默认,韦昌辉是跋扈不起来的!

2、控制范围,至少需要天王明旨。

“只杀三人,余皆不问”,不是不可能。但是,这需要你洪秀全的明确圣旨。

如果洪秀全能够自圆其说,公开杨秀清的罪状,并且明确表示“余皆不问”,那么,动乱的范围是可能得到控制的。

否则,不清不楚的,莫名其妙就杀东王,那自然人人自危,只能奋起反抗了!

但是,很遗憾,没有任何史料显示洪秀全下了什么圣旨!相反,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后来,洪秀全还为杨秀清平反,并将杨秀清被杀的日子定为“东王升天节”,把责任全部推到了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没有天王明旨,韦昌辉的军队到了东王府就只能是直接动手,人家东王府当然要拼死抵抗,屠杀东王府也就在所难免!这还如何“只杀兄弟三人”呢?

由于没有天王明旨,杨秀清就莫名其妙被杀了,东王的其他部队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当然要奋起反抗!

如此,屠杀的规模才彻底失控!

3、洪秀全事实上与韦昌辉一起对东党进行了屠杀。

而洪秀全,也事实上参与了对杨秀清集团的屠杀!

在对东王余党的屠杀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就发生在天王府前。

当时,洪秀全下诏:韦昌辉等人杀人太多,要当众处罚,请东王将士前去观看!

因此,东王将士有5、6000人放下武器前去天王府前的礼堂观看。

结果··一场屠杀就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清史稿.洪秀全传》记载,这是洪秀全的妻子赖氏的谋划。赖氏对洪秀全说:除恶不尽,必留后患!

我们自然也不能只听清方一面之词,不过,更不能认为是韦昌辉之谋!

有很多朋友为洪秀全开脱,认为这是韦昌辉“矫诏”。

其实,且不说韦昌辉有没有实力“矫诏”,就是有实力,如前所说,韦昌辉最需要的“矫诏”难道不是明确宣布杨秀清的罪状吗?

显然,屠杀扩大化,首要责任在洪秀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全既要杀杨秀清,又无法在“天父杀天兄”这种事情上自圆其说,无法公开明示杨秀清的罪状,无法安抚东王余党,导致杀戮不可控制!

被洪抛弃

韦昌辉杀红了眼,石达开抵达天京后,当面指责韦昌辉杀人过多。结果,当夜,韦昌辉把石达开家也屠杀了,还好石达开跑得快!

其后,石达开召集部署,与韦昌辉决裂。

此时,洪秀全感受到人心与压力,遂抛弃韦昌辉,问韦昌辉滥杀之事。

韦昌辉气不过,率军攻打天王府(企图重演袭东王府?),但迅速失败。

洪秀全一声令下,韦昌辉集团迅速崩溃,韦昌辉本人被擒杀!

在诛韦昌辉过程中,总共杀了200人!

由此可见,韦昌辉在天京并不具备强大的嫡系力量,更不具备与洪秀全抗衡的实力!

其后,洪秀全又召秦日纲来,秦立刻赶来···然后···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秦日纲当时可是在外领军!一个领军之将,听到天王召唤立刻赶去!由此可见,配合韦昌辉屠杀的秦日纲,也是天王的人!

韦昌辉,确实是杀得最凶的那一个,但他其实非常虚弱!

我为渠除大害,今反责我而欲沽名耶?——韦昌辉

罪责难逃

如上所说,韦昌辉并不是一个“投机分子”,在天京事变的屠杀中也不应该负首要责任。

但是,韦昌辉的责任是仍然不是轻描淡写就可以抹掉的!

1、目光短浅,谋划不周。

天京事变的屠杀之所以失控,主要就在于洪秀全、韦昌辉一心是考虑到杀杨秀清,却似乎没有考虑到诛杨之后如何安定局势。

洪秀全自然是要在其中负首要责任,但是,作为太平天国的副军师,韦昌辉本应在此中起到更大作用。

2、残忍好杀。

即便屠杀东王余党本非韦昌辉主意,但是,韦昌辉是主要执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韦昌辉倒台时,天京城军民人人得而诛之,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

显然,即便韦昌辉是奉命办事,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残忍好杀,令人愤恨!

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虽然有派系之分,但派系成员之间并不是非要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杨秀清被杀后,杨辅清等人尚愿继续在太平军中奋战到最后!

石达开逼杀韦昌辉后,韦俊尚能继续在石达开麾下作战,并直到数年后才无奈降清!

由此可见,如果韦昌辉有安抚之能,他是可能避免屠杀过分扩大的!

总之,天京事变的屠杀,韦昌辉不是主谋,但是,作为同谋和主要执行人,韦昌辉的罪责也是不可一笔带过的!

韦昌辉是一个有才干有魄力,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领导人。

他的出身不应成为污点,他对太平天国的功绩不应被抹杀。

天京事变的血雨腥风,其根在太平天国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主谋是洪秀全而非韦昌辉。

天京事变屠杀的扩大,其主要责任人也是洪秀全,而不是韦昌辉。

但是,韦昌辉的残忍好杀,也是屠杀扩大化的关键因素!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不盲目把所有帽子都扣到一个人头上,也不因为要替他摘掉一些帽子而给他彻底翻案!

对韦昌辉,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