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消失第106天,噩耗传来——

胡父胡母最后一点侥幸的希望,也破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鑫宇遗体被发现!

真相瞒不住了...

1月28日,铅山县公安局接到群众电话称:

「在河口镇金鸡山区域树林里发现一具缢吊尸体,和胡鑫宇失踪时衣着一致,现场还有录音笔。」

经过DNA比对,确认正是胡鑫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全网关心的15岁男孩,被无数人搜寻了三个月之久、各种转发照片、分析和猜测……

终于,事情发展到最不可挽回的一步,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留给世人无数的疑问与哀叹……

是自杀还是他杀?

遗体发现位置是否为第一现场?

现场发现的录音笔记录了什么?

现在,我们和胡鑫宇父母一样,都在等待一个真相,一个让孩子瞑目的结果。

委托律师郑晓静在朋友圈发声:家属确认身份后,情绪激动,正在等待尸检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一条留言刺痛了我的眼睛:

「如果是因为他母亲发动媒体倒逼了孩子的自杀,那就成了人间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什么想法?

一个母亲丢了孩子,到处去找难道错了吗?发动媒体的力量,请求更多人帮忙,难道不是因为太无助吗?

只有用心险恶的人,才会趁机带节奏,搞破坏,给受害者、施助者泼脏水,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不得不说,这个案件迷雾重重,扑朔迷离。

我们苦苦追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一墙之隔的距离,

为什么找了100多天?

据央广网记者实地探访:

发现胡鑫宇遗体的金鸡山,与致远中学仅仅一墙之隔。

就在学校的后方,步行过去只需要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个地方,已经被搜过很多遍了。

无论是警方地毯式搜寻,还是家属日夜不眠地搜救,始终一无所获。

而现在,胡鑫宇的遗体出现了。

“一墙之隔”何以找了“100多天”?这一疑问,瞬间引起无数网友质疑。

「不是说地毯式搜查吗,100多天没人挂在那里愣是没看见?」

「那么多人找,最后竟然在学校附近找到,细思极恐...」

「我怀疑这遗体根本不是小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猜想,不要太荒谬。

首先要搞明白,山野搜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山上存在很多视觉盲区,很多驴友失踪时,搜救队明确了对方就在山的某个位置,依然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找到人。

更别说胡鑫宇这种从学校失踪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山上到处都是视线遮挡物,搜救工作难度很大。

三个月以来,警方也做了大量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在某个山林里,因为树木过于茂密,警方直接将一些树砍光了。

如今,胡鑫宇遗体终于被找到,我们只需耐心等待警方通报,静待最后真相大白。

自杀还是他杀,

不要随意妄言!

警方通报中,有一个词引起了关注——「缢吊」。

“缢吊”是指缢死,它是一种死亡状态,但并不确定是自杀还是他杀。

有人支持“自杀论”。

因为胡鑫宇离开学校时,只带了一支录音笔。

其遗体发现地,也有同一支录音笔。

那支录音笔,他曾说用来记录课堂,至于最后用来做什么。现在还不好说。

胡鑫宇的录音大概率不会向社会公布。

那是他和家人的隐私,公之于众,大肆传播,是对胡鑫宇的不尊重,也是对其家人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坚信胡鑫宇是被害的。

一来,十来岁的孩子没必要轻生;

二来,学校监控的丢失、三月搜救的无果,仿佛都在验证他们的想法。

最初流传的是“人体器官贩卖论”。

因为学校之前做过体检,就有人觉得学校与犯罪集团勾结,神不知鬼不觉将孩子“偷”出去。

怎么可能!

校方哪有这样的能量和胆量!

还有“校内教师杀害学生”的谣言。

试问,一个人民教师要有多穷凶极恶、人格扭曲,才会对自己的学生——一个才15岁的孩子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不怕蠢,最怕自以为是。

在某些人心中,自己认定的才是事实,哪怕真相摆在他们面前,都会大声说:

「一定是假的。」

在真相未出现之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猜想,谣言因此满天飞。

但作为旁观者,我们始终要保持理性,带眼识别,不要听风就是雨,轻易地随意妄言。

舆论推波助澜,

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目前,胡鑫宇尸检工作已经完成。

令人心痛的是,当胡鑫宇姐姐想看弟弟最后一眼,殡仪馆却表示:

“味道很重,不是你们见到的样貌了,怕你们心理接受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想而知,胡鑫宇死亡有一段时间了。

最痛苦的是父母,怀着坚信孩子仍生还的信念苦苦寻觅,却等来了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逝者已矣,我们唯有等待尸检和调查结果,让遗体说话,还亡者清白。

然而此时,一群不速之客妄图搅浑这趟水。

「带节奏」的人从来不会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像跳梁小丑一样上蹿下跳,说话从来没有常识和逻辑,目的十分明确,刻意拨弄是非,制造矛盾。

思想不够独立的人最容易被带偏,以为自己代表了正义,大声嚷嚷,到处开炮,把事情推向另一个极端。

「阴谋论」虽迟但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自以为福尔摩斯再世,揪着某个细节就开始发散思维,编造出无数个版本的“真相”。

最离谱的是,有人担心最后没有结果,因为肯定会被所谓的「保护伞」和谐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人算什么“正义使者”?

分明是存心搞坏一锅粥的那颗“老鼠屎”!

因为剧情没有按他们想象的方向发展,就将一切当成是阴谋,这恰恰证明了他们内心的邪恶。

舆论不可断案。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尊重法律和真相,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胡鑫宇死亡了,

谁该为一个孩子负责?

106天,一个生命的陨落,一个家庭的破碎。

在外界闹得沸沸扬扬时,在家属强忍悲痛去搜救时,作为责任主体的致远学校却一直沉默。

其实,学生失踪,学校最该负主要责任。

为什么学校监控日志会有缺失?

为什么学生失踪数小时老师却没有发现?

为什么胡鑫宇失踪后校方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以上这些,可能是工作疏漏,但也说明了学校的不负责任。

最令人寒心的,是胡鑫宇失踪后校方的扯皮、甩锅、推卸责任。

先是说,胡鑫宇是借读生,学校对他的管理存在局限。

然后添油加醋,说胡鑫宇存在早恋的情况,学校沟通无果。

更离谱的是,明明发现小胡疑似存在心理问题,却始终不闻不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由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演变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正因为学校一次又一次冷漠的忽视,才会导致这个结果。

胡鑫宇案,给了所有人一记重锤。

因为,你我都有可能成为“胡鑫宇的家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人忙碌疏于教育,学校推诿疏于管理,社会丑态不断冲击,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致命打击。

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做到:

尊重逝者,等待真相。

不要搅浑水,不要造谣惑众,不要挑起事端。

耐心地,理性地,陪同胡父胡母等一个最终结果。

而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学会:

好好关心孩子,多多陪伴孩子。

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要想收获满园春色,必须要经过悉心培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