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是英美式自由主义的代表与宗师,在这个阵营,有许多至今看来仍是大师级人物,诸如傅斯年、罗家伦、赵元任、任叔咏、陈寅恪、翁文灏、陈景超、蒋廷黻、丁文江、徐志摩、林语堂、梁实秋、叶公超等。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标签:温和、理性、包容、自由、民主 、改良等。他们都是学术宗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前几位还是国立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学人一身正气、坚持思想言论自由、促进民主、秉持自由主义价值理念终生不渝的精神,以及崇高的道德人格魅力,远非今人可比。他们中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他们更是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但也命比纸薄。 选择及命运,他们可爱、可敬、可伶、可悲、可叹,在天地玄黄之际,他们选择了相同的人生,却是不同的人生结局,这也是自由主义者悲哀所在。

20世纪是一个各种主义的横行的时代,许多这一阵营的学人开始发生动摇,比如陈景超、丁文江等人,但是胡适始终坚持自由主义,并且自始至终的坚持了40年,并且从未改变。而且胡适的言行也是始终如一,这一点确实令人可敬。即使在台湾,胡适对蒋氏父子的治下的台湾依然是不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20年代,胡适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路标,也是那个时代青年的精神导师,他深深的影响了好几代学人,所以会有后来所说的“留下了上千万英美背景的知识分子”,在1949后,胡适特别是胡适思想,受到千刀万剐式的笔伐,批判文字达上百万字。胡适非常有感于自己数十年来传播思想的辛苦没有白费,他说批判胡适思想就是让人们重温一遍胡适思想。

对胡适缺席式的审判,并未让胡适情绪有所影响,他把这些批判文字看完并一一点评,比如点评朱光潜、顾颉刚等。一个人能把骂自己的文章全部看完并且点评,这胸怀也是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批判胡适,也让有的知识分子有所不满甚至反对,比如陈寅恪。学术与思想,属于精神世界,学术可以争鸣,但是政治批判与学术争鸣完全是平行线。政治批判强行介入,确实有悖学术自由精神。陈寅恪对这一批判有着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这碍于陈寅恪的学术地位,他们也是无奈,因为陈寅恪在学术上无论如何你是批不倒的。

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往往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不是你批判了胡适思想,他就会消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上世纪80年代,胡适思想又开始还魂,并且胡适的作品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刊印出来,即使是被阉割的文字,依然成为那个时代知识人难得的甘霖。并且许多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又开始把胡适这杆大旗扛了出来,他们在思想上又重回胡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适始终提倡理性,强调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主张社会改良,反对暴力与流血。但是当时国人对英美式的改良主义向来是不热衷,他们喜欢激进,慷慨有余,理性不足,冷静亦逊,强调牺牲和悲壮,这种不理性的行为,在今天看来,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却是深重的多。而胡适当年的立言行事和对历史的预判,直到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不得不佩服他的清醒与稳健。

上世纪20—40年代,学潮更是涌起,特别是在西南联大。今天来看,只有五四运动纯粹是自发、健康和正义的,而五四运动的总指挥傅斯年和罗家伦,并未以闹学潮为职业,而是重归学术。并且傅斯年与终生都在反对学潮。他们认为学潮都是不理性且极具破坏性的怪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参加学潮的,就有不参加学潮的,比如殷海光、何炳棣他们。今天理性冷静的来看,他们那代学生中当时最有成就的就是殷海光、何炳棣他们,而他们都是胡适的学生兼密友,比如何炳棣。

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中研院近代史所所长的王汎森先生在回忆胡适时说:我周围有不少人从《胡适文存》或书信、日记等文字中得到人生导引。我所敬重的一位台湾文化界的前辈告诉我,他在19、20岁时,曾经异常彷徨,他的兄长就说:“你何不读读《胡适文存》呢?”我自己在成长的历程中,也深深被他那一种引人入胜的文字,富含人情又合乎现代人生标准的生命形态所感染。

可见胡适对青年的影响何其巨大,但是今天的青年早已不知胡适为何人。

上述图片皆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