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陶
红陶的颜色有土红、砖红、褐红等。红陶在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文化首次发现。
红陶有:泥质红陶、细腻红陶、夹沙红陶。泥质红陶是对胎土的简易性淘洗,细腻红陶的胎土则是精淘而来,夹沙红陶的胎土是掺和沙粒。
陶器呈现红色则是采用氧化焰烧制,让陶胎中的铁元素大部分还原成三氧化二铁,就是三价铁,陶器表面出现红色。
二、灰陶
陶土中羼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贝壳末、植物茎叶等,从而烧制成灰色。灰陶出现于红陶之后,流行于秦汉,细腻程度比红陶优胜,最终替代了红陶。
灰陶用还原焰烧制,在烧陶的后期,窑中加入水或湿柴,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使陶器中的三氧化二铁变成二价铁。三氧化二铁是红色,二价铁是灰黑色,所以出现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从无数次的试验中得来。看似简单的陶制器皿,其成型则使无数人付出心血。
三、黑陶
最早发现于龙山文化,距今五到四千年左右,黑色发亮,器壁较薄,有人形容薄如蛋壳,厚度为3毫米,个别为1毫米。制作精美。陶土与红陶一样,有三种:泥质黑陶、细腻黑陶、夹沙黑陶。
黑陶土需要经过精细淘洗,再进行一段时间的陈腐。制作的方法是将陶坯晾晒至半干,然后用鹅卵石、玛瑙、玉石一类细腻坚硬物进行打磨,故称“细打磨器”。然后入窑进行1000℃的焙烧。烧制快结束时加入少量的水,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熏至陶器,浓烟中的炭粒附着在陶器表面以及空隙,出现漆黑。
四、白陶
最早出现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晚期,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流行,主要用高岭土烧制而成。由于胎土中的铁含量比陶土的低,均低于2%。在氧化焰中烧成后,氧化铁的含量低,所以胎质出现白色。烧制温度在1000℃。
五、彩陶与彩绘陶
器型外壁、内壁绘有红、黑、赭等色,经过烧制的陶器叫彩陶。赭色主要元素为铁,以赭石为原料,在仰韶文化中发现赭石研磨器。黑色为铁和锰,原料是含铁较高的红土,白色有少量的铁元素,基本没有色剂。
彩绘陶出现较晚,色彩容易脱落,因为色彩未经过与陶器同时焙烧,所以容易仿制。
六、印文陶
印文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约3500~2500年间流行。印文陶有两种,软陶和硬陶。硬陶的胎土为细淘洗,烧制温度高。商周开始出现青瓷和印纹陶同烧,晚期出现青瓷碎片,烧制温度在1200~1300℃。印纹陶在西周兴盛,主要受青铜器花纹影响,发展到春秋战国,秦汉唐也有,后演变为印花瓷。
制作的特点:印纹由磨具拍打压印而成,必须在软陶坯上进行。为了不损坏陶器,需要“抵手”在内,与“外陶拍”相配合,这样内壁就有了凹窝。
纹饰有五六十种,以各种编织纹为主,自然现象与动物纹也有。如席纹、方格纹、菱形纹、米字纹、水波纹、山字纹等。商代出现回字纹、云雷纹;西周出现夔纹、饕餮纹等。主要与青铜器纹同步。
七、琉璃器、珐华器
琉璃器最早出现于战国,隋唐辽元时期流行,明代普遍。琉璃器主要用于建筑,是以铅为助溶剂,以含铁、铜、锰、钴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以石英制成。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然后二次低温烧制。颜色主要有黄、绿、紫、蓝。
八、宜钧
宜钧是指在宜兴地区生产的一种仿钧窑釉的陶器。胎有白色和紫色,用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为着色剂,生坯胎施釉,烧制温度为1200℃,颜色有天青、天蓝等。釉彩较厚,开片较细,不透明,因为与宋代钧窑产品有类似之处,故称“宜钧”。明代流行,万历时期达到较高水平。
九、釉陶
釉陶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我国关中地区,大约自汉宣帝以后得到发展。其特征是在陶器表面施以低温釉,是琉璃陶的进化。
釉陶以铁为主要着色剂,以铅为助燃剂,使釉的熔点降至700℃左右。汉代陪葬品中较多。
特征:釉陶主要流行于北方,西汉中期在陕西和河南流行。多为墓葬出土,在釉彩表面有一层银白色光泽,称为“银釉”,行语叫“银光皮”等。银釉的形成是由于铅绿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经过水和大气的作用,釉面受到轻微溶蚀,溶蚀下来的物质同水中可溶性盐类在一定条件下,沉淀于表层的裂缝,如此重复沉淀,厚度不断增加,再由于光线角度,产生银白色光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