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神奇之处就是坑人无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连刘备、曹操这样的英杰,都被它所拖累。直到多年之后,司马昭派钟会来到这个地方,也差点折戟沉沙,这个地方就是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曹操在汉中的败局。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对南方采取守势,把注意力放回北方,巩固自己的后方安全。他扫灭北方的敌对势力,出兵关中,击溃韩遂、马超的关陇联军。在经过长期的战争后,曹操终于出兵汉中,消灭了盘踞汉中的张鲁。

但是,在夺取汉中后,曹操却拒绝了部下趁势夺取益州的建议。他留下夏侯渊驻守汉中,自己回到关东。结果他的这个决定,给自己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不就之后,汉中的曹军与益州的刘备发生了连绵不断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争初期,夏侯渊多次击败了刘备部下的进攻。但是当刘备亲自率领主力来袭时,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由于刘备有法正出谋划策,再加上夏侯渊不是刘备的对手,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使得汉中曹军群龙无首,处于危急之中。

多亏有张郃暂时代替夏侯渊指挥军队,才暂时稳定了局势。曹操当时已经身患重病,见此情形也只能抱病率领关东曹军主力前往救援。刘备对曹操采取坚守防御战术,使得曹操求战不得,只能撤军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曹操撤军途中,更大的灾难又降临在曹操头上,关羽在荆州发动了襄樊之战。由于曹军主力尚在汉中,曹操又没有可派的大将前往救援。这使得关羽得以对曹军各个击破,水淹七军,几乎动摇了曹操在关东的统治。这一切,都是曹操占据汉中造成的恶果。

二、刘备在汉中的遭遇。

刘备在汉中之战打败曹操,取得了人生中唯一一次在战场上击败曹操的胜利。但是,由于刘备君臣的战略水平问题,这场胜利赢得十分艰辛,付出的代价过于巨大,使得刘备集团的走向发生了急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曹操夺取汉中的时候,刘备正在湘水与孙权对峙。因为曹操威胁到了益州的安全,刘备不得不忍痛割让湘水以西的土地,与孙权讲和。回到益州后,刘备痛定思痛,在与部下商议后,决心夺取汉中,消除这个心腹之患。

在几次派部下进攻汉中失败后,刘备接受法正的建议,亲自率军出征。在这场战役中,刘备打得很不顺利,兵员、物资消耗很大。刘备只得向后方的诸葛亮下达指示,要求他尽力向前线增援,这让诸葛亮陷入了两难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益州已经被汉中之战拖到了崩溃边缘。诸葛亮在犹豫不定的情况下,向杨洪问计。杨洪果断地回答说,汉中是益州的北方咽喉,关系到益州的生死存亡。为了拿下汉中,益州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有什么可迟疑的?

诸葛亮在得到杨洪的意见后,果断对益州进行了总动员。在益州的全力支持下,刘备才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在此战胜利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并且征发大批民夫,进行各种基础建设,从成都到白水关,一共修建驿站馆所三百多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备志得意满之时,蜀汉的危机也随之降临。由于汉中之战的损耗,再加上战后的重建工作,使得益州民穷财尽,满目疮痍。正在此时的襄樊战场上,关羽急需外来的增援。可是益州却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关羽被曹操和孙权夹击消灭,痛失荆州。

三、司马懿、曹爽在汉中的遭遇。

在诸葛亮掌握蜀汉政权后,曹魏依然对汉中有着觊觎之心。但是汉中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陷阱,让曹魏每一次对它发起的进攻都铩羽而归。曹魏对汉中发动的重要进攻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曹睿指挥发动的进攻,一次是曹爽当政时发动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后,曹睿为了回击诸葛亮的进攻,决定对汉中发起攻击。他命令魏军兵分多路,从关陇和上庸向汉中进发。曹真指挥的关陇方向上的魏军遭到诸葛亮的阻拦,无法突破蜀军防线。

司马懿则指挥上庸的魏军,从沔水逆流而上,进攻汉中。这一路魏军在崇山峻岭中艰苦跋涉,还遇上连绵不断的大雨。结果司马懿和他的部下还没有与蜀军作战,就已经疲惫不堪。最终,曹睿下令全军撤退,使得这一次攻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一无所得。

在诸葛亮去世后,曹爽掌握了曹魏的朝政。他为了赢得威望,纠集关陇的魏军向汉中发起了进攻。这一次蜀军在王平的率领下,以不足三万的兵力与十几万魏军对战,赢得了兴势之战的胜利。魏军这一战的失败,使得关中一带为之虚耗,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钟会、邓艾对汉中的破局。

在姜维掌握蜀汉的军权后,为了实现诸葛亮的遗愿,向曹魏发起了多次攻击。由于姜维不能击破曹魏的抵抗,使得蜀汉的实力遭受了很大损耗。司马昭见此情况,审时度势,决定向蜀汉发起攻势,准备一举灭亡蜀汉。

司马昭将魏军兵分三路,左路军十几万人由钟会率领,是这次进攻的主力。右路军邓艾和中路军一起绊住在沓中屯田的姜维,对钟会予以配合。由于姜维布阵错误和刘禅昏聩无能,钟会的大军轻易通过秦岭天险,迅速夺取了汉中盆地并占领了阳安关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面对这种局势,当机立断抢占剑门关,堵住了钟会的去路。在经过长期的对峙后,钟会无法突破姜维的防御,只得准备撤军。如果钟会撤军,在姜维的追击和沿路蜀军的拦截下,必将损失惨重。

在此时邓艾在西线寻找到了蜀军防线的漏洞,偷渡阴平,夺取绵竹,打败了诸葛瞻的军队,粉碎了蜀军最后的抵抗。刘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姜维接受刘禅的命令,向钟会投降,使得钟会躲过了失败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汉中为什么是个坑?

汉中曾是刘邦起兵夺取天下的地方,为什么到了三国时期却成为了一个陷人的巨坑?这是由于汉中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汉中是一个小盆地,北有秦岭山脉与关中阻隔,南有大巴山、米仓山与益州相隔。这使得汉中成为关中与益州之间的缓冲地带,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按照山脉的险阻来看,秦岭山脉要远超大巴山。这使得益州进攻汉中易,关中进攻汉中难。当年曹操在救出汉中的曹军后,就心有余悸地说汉中的地形,南郑是一座天狱,中斜谷道是几百里的石穴。这使得通过秦岭进攻的军队困难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有秦岭山脉的阻隔,使得北方进攻汉中的军队面临道路险阻,后勤运输的困难。几乎每一次曹魏对汉中的进攻,都败在后勤补给方面。同样,诸葛亮在越过秦岭进攻关中,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之时诸葛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克服了这些困难。

因此,占据汉中并不是最后的胜利,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必须保证汉中驻军的后勤供应。这个决定胜利的关键因素,拖垮了曹操,同时也拖垮了刘备。正是这种实力的消耗,给双方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遭受了惨重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汉中之战时,如果刘备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他就应该利用自己的有利态势,以不断的小规模进攻让夏侯渊疲于奔命,来消耗夏侯渊的实力。当夏侯渊的实力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刘备再对汉中发动决战,这样刘备的损失会小得多。但是刘备没有看到这一点,最终把汉中之战打成了两败俱伤的惨胜。

结语:

汉中之所以成为三国时期最大的陷坑,主要是由于它的地理环境造成的。由于它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使得占据它必须要解决军队的后勤供应难题。正是这个难题,使得当时争夺这个地区的军队损失惨重。如果谁不能解决这个难题,汉中就会成为他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