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如月,照亮生活。

文/空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都背过李白的一首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当时觉得这首诗写得真好,李白不愧是李白,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只是住一晚山顶的寺庙都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诗。

但后来,读到一篇专门考辨这首诗的文章,认为这首诗可能不是出自李白之手。原来,李太白的诗集里面还有这样一首诗,题目叫做《题峰顶寺》。诗歌原文如下:

题峰顶寺

李白 〔唐代〕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以发现,这首诗与我们背诵的《夜宿山寺》,后两句是完全相同的,只有前两句不一样。

古代人写诗,几乎不会出现自己的作品,前后字词完全重复的现象。就跟现代人写作文,也不会直接套用自己之前作品的大段内容。

这就说明,两首诗里面一定有一首是出了错误的,只有一首诗是真正出自李白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资料看来,《题峰顶寺》这一首收录的书籍较多,相关资料也较为完善,更有可能为最初的一个版本。

而我们所熟悉的《夜宿山寺》,很有可能是后代传抄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版本。

这也是我认为研究历史和文学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遗憾,秦汉唐宋,毕竟距今时间已经太久太久。除了那些经过官方编订的作品,还有太多太多我们的优秀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遗失了,或者被后代之人擅自改的面目全非。

前几年敦煌出土了一大批笔记,里面包含有很多唐代的笔记资料,记录了一大批唐诗的最初版本,也证明了现今流传的很多唐诗都是宋朝人甚至明清人“改版”之后的版本。

有流传而遭到篡改的,这是其一。其实占比更多更让人遗憾的,是根本没有流传下来的作品,如李白杜甫等人在名山大川之前有感而发随口吟出的句子;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作品,我们现代人真正继承到的文化究竟有几分,如此种种,想想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是一些感慨,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这首诗。

峰顶寺是一座有记载的寺庙,它的旧址在今天湖北省的黄梅县,建筑在一座高山的山顶上。这座高山在今天并不知名,只是茫茫山海之间的一座,可在盛唐,也许是知名的礼佛之地;在李白眼中,是离仙境、离神仙最近的地方之一。

月黑风高,独宿山寺。这在现代是很需要一点胆量的,可李白是天生的浪漫主义,任何神秘都只会助长他的想象力。这才有他诗兴大发写下的这一首短诗。

这首诗起笔很平淡,夜宿峰顶寺,交代整首诗的背景,说自己游历山水,今天在峰顶寺这里过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句,便如奇峰凸起。峰顶寺因为建筑在峰顶上,可能是这一片里地势最高的地方,所以李白的视野特别好。而且恰好这一天万里无云,星月朗朗,让李白感觉银河仙境是如此真实可触,举手之间,就能够碰到星辰。

这里,就不得不感叹他的天赋。正常人看到星星哪里会有这种感叹呢?脑子稍微一转就知道星星在很遥远的地方,是够不到摸不着的。

但也正因为李白的“脑子不转”,才成其为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力的延伸。李白说自己不敢高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这完全是一句笑话。以李白在人世间这社牛的属性,还有他历来对神仙道教的憧憬。他巴不得自己有一个机会能够惊动天上的神仙,让神仙看到并且认可自己呢。

这时候的李白已经人到中年,心里或许隐隐约约也意识到了一点:这世间即使有仙人,有长生,恐怕也与今生的自己无缘。自己除了会写诗,做过两年多的翰林官,其他的,跟一个普通人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也就如此而已。

天上人,皆是心中人。

我是空青

梦想是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