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是水泊梁山的缔造者,给人的印象是气量狭小、不能容人。从其刁难林冲、到排斥晁盖等好汉,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不讲义气的寨主。王伦违背了柴大官人之恩,又背弃了江湖之义,其被杀非但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令读者引以为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王伦因何落草

王伦是个读书人,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其文化程度应该高过晁盖、宋江,当时的文人社会地位很高,轻易不会走上占山为王之路。林冲造反需要把他的所有出路都堵死,宋江也一样,虽然与江湖豪杰勾勾搭搭,但是要让他上梁山,也得令其再无其他出路。

王伦既未杀人,也没放火,上梁山只因为受了些"鸟气"。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着许多人马伴当。"《水浒传》

受了些气就落草,这个气一定与文人进阶之路有关。也许是遇到了科考不公?断了仕途前程,这一最大的理想破灭,让他对朝廷失去信心、彻底失望,因而走上梁山。

王伦、杜迁等受柴进资助,在水泊梁山占山为王。这个地点的选择,可以看出王伦的战略眼光,他又制定了通过水泊进山的方法、入伙的规矩等,使梁山初具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王伦的理想

是人就有追求。晁盖领导的梁山,要的是大秤分金、大碗吃肉。宋江时期,则脱离了简单的物欲,希望藉此招安,为国效力、封妻荫子。那么王伦要的是什么?

1、没有救民的意识

王伦没有攻城掠寨的能力,因此过往梁山的客商是其重要的财源。他采取了竭泽而渔的方式,劫杀过往客商;梁山的另一个财源是水产,他禁止渔民进梁山泊打鱼,阮氏三雄都只能忍气吞声。

2、没有从良的打算

宋朝当官除了科考、荫补,还有一条捷径:"杀人放火受招安"。往往是啸聚山林、攻城掠寨的规模越大,招安的品级越高。但王伦也没有这样的计划,他对宋朝已经不抱希望。

王伦的理想就是,关起门来做个山大王,不要得罪官府,免得面临被征剿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林冲本应是王伦的机会

林冲前来投奔,王伦看过柴进的推荐信,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设宴款待。但在一番交谈后,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水浒传》

王伦非常满足于梁山的现状:自己做老大,手下的人能力相当,又都没有头脑。而林冲本领太大了,

留下来将威胁自己的地位。

他没想到的是,梁山的安宁必然只是暂时的。这个地方易守难攻,王伦将其开发出来,其他人很快就会注意到这方宝地,面对外部的威胁,若无能力超群的武力,如何自保,又何以震慑?

林冲没有团伙,正是落魄之际,此时恩结,必当成为臂膀,这对王伦不大的理想来说,也是一个保障。

果然,后来又来了晁盖团伙上山,实力、财力都远大于王伦,即使不是林冲反水,他也无法抵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因为自私、狭隘,他错过了壮大自己的机会,把能当臂助的林冲弄成了养虎为患。

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垄断水泊资源,断绝了新生力量的补充,连近邻阮氏三雄也被外来势力同化,而他只有束手待毙。

面对林冲,王伦除了消极的猜忌、排斥,完全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既不能强大自己,也不肯收为己用,吴用却三言两语就挑拨林冲反水杀了他。

王伦的失败,根本上在于他的理想和现实脱节:既然已选择了落草为寇,就不能妄想拿杀人抢劫的强盗模式过隐居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