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义刺死7个日军后已精疲力尽,一个身材高大的鬼子,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又凶猛地从对面向他冲来。他感觉完了,要死在这个鬼子手里了。

张树义于1906年7月出生在河北省灵寿县西岔头村,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面庞黝黑,肌肉结实。

1937年10月的一天,张树义参加了115师留守五台山的第四团,被分配到机枪连。

1938年春天,张树义已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成为部队里过硬的机枪射手,后升任排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晚秋的一天拂晓,张树义正随部队在五台山下的一个小镇上休整,刚刚从朦胧中醒来,突然从村外传来了清脆的枪声。战士们立即待命战斗,张树义扛着一挺轻机枪站在队前。

命令很快下来了,迅速组织突围。张树义率领全排的战士和四挺轻机枪,冲在队伍的最前头,准备用机枪杀出一条血路,掩护大部队突围。这时,村外的鬼子正在向前蠕动,包围圈在逐渐缩小,已看得清鬼子的面孔。张树义瞪着双眼,屏住呼吸,等待着射击的命令。

连长忽地站起来,猛一挥手:“打!”

“哒哒哒……”张树义的机枪怒吼了,暴风雨般的枪声、手榴弹声骤然而起,包围圈立时被突破了一道口子,部队迅速冲了出去。但带着山炮和迫击炮的炮兵,因行动不便,未能突出去。

张树义几次组织掩护,还是突不出去。

战士们的弹药不多了,鬼子又疯狂地组织进攻。此时,张树义只有一个念头;坚决保住大炮,掩护炮兵突围。他默默地卧在地上,准备用最后一棱子弹,作再一次的掩护。

鬼子近了,“哒哒……”张树义扣动了扳机,鬼子的尸体倒在他的面前。这时,一名鬼子军官大嚷大叫地着再次组织冲锋,张树义瞄准他,一扣板机,可惜没有子弹了。

张树义站起来,甩掉身上的棉衣,喊道:“跟我来,拼刺刀!”阵地上,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白刃战。张树义自己的刺刀卷了刃,他端着从鬼子手里夺来的一支装有刺刀的三入式步枪,在敌群里东刺西杀,两个鬼子先后被他挑死在脚下。

顿时,几个鬼子一齐向他围拢上来,企图夹击。张树义一把刺刀在敌群中左遮右挡,上下飞舞。他瞅准机会,一枪刺死了右边的一个,又飞速转身,把刺刀狠狠刺进另一个鬼子的胸膛。

张树义刚摆脱敌人的夹击,猛见一个高大的鬼子正端着刺刀追赶着我们一名瘦小的战士,眼看鬼子的刺刀就要刺到这个战士的身上,张树义一个箭步猛蹿过去,一刺刀穿透了这个鬼子的后背。

他正要拔出刺刀,猛听见背后有动静,他机敏地把头一低,一把刺刀带着风声擦头而过。他急忙用力拔出刺刀,面对着两个鬼子,暗暗思索着对付的办法。他瞅准了一个有利地形,一个鱼跃,跳到一道墙根旁,背倚墙根,瞪圆双眼,将刺刀指向鬼子。

鬼子一见地形与己不利,刚一犹豫,张树义一个猛虎扑食,刺死

了一个鬼子。另一个鬼子一下慌了神,没头没脑地刺了过来,张树义沉着地闪过,顺势用力一拨,翻手一枪,又刺倒了这个鬼子。

激烈的格斗,高度的紧张,大量的消耗,使张树义精疲力尽。他只觉得天旋地转,站立不稳,但掩护炮兵战友突围的责任感,使他清醒过来。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鬼子,像输红了眼的徒,凶猛地从对面向他冲来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一闪:完了,自己太累了,要死在这个鬼子的手里了。

张树义振作起精神,以毅力和意志同这个鬼子展开了拼杀。两个回合后,鬼子见张树义呼呼直喘,力不从心,便狠狠地一枪刺来,企图一下子刺死他。张树义急忙一闪身,刺刀忽地一下从他胳肢窝里穿了过去,扎进背后的墙里。鬼子慌忙连拔带晃往外拔刺刀,张树义抓紧时机,飞身跃到鬼子背后,一咬牙,把鬼子刺了个透心凉。

此时, 我军接应的部队冲了上来。此战,张树义一人刺死了八个日本兵,缴获了八支步枪和一千五百发子弹,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全团,被评为一等战斗英雄。

1940年10月,阜平县龙泉关战斗打响,张树义带着机枪连,守卫在前哨山头桃花山阵地,正在他拼命扫射的时候,一架敌机呼啸着从他头上俯冲下来,在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张树义醒来,已躺在后方医院,他的双腿已失去。

1941年4月,张树义回到了灵寿县家乡。家乡已是根据地,张树义创造出一种奇特的走法:用手拄着地行走。

1941年夏,灵寿大旱,村支书的重担落在了张树义的肩上。他脖子上担着水桶浇水,带头抗旱。1942年,日军“扫荡”,张树义边斗争,边生产,带领乡亲们坚持了三年。

抗战胜利后,在冀晋区生产大会上,张树义被评为劳动英雄。

1983年,抗战老兵张树义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