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又称沙门氏菌病,多发生在2-4月龄的仔猪身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季节交替时,寒冷,多雨时节。感染副伤寒的仔猪为慢性,则会发展为坏死性肠炎;仔猪如果为急性,则会发展为败血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为初春,季节交替时刻,正是副伤寒高发时期。养殖户要了解副伤寒的主要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做好仔猪疾病预防工作,保证仔猪存活率。

一、 副伤寒主要感染途径

一、 副伤寒主要感染途径

尿、粪便、乳汁和被污染的水、饲料等,都是仔猪副伤寒的主要感染途径。其中,饲料和水的污染是沙门氏菌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副伤寒表现

二、副伤寒表现

慢性仔猪副伤寒比较多见,而且表现形式多样。仔猪在发病之后,体温会升高到40.5-41.5℃之间,患有结膜炎且眼睛有分泌物,食欲不高,粪便呈水样还伴有恶臭味道,背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眼眶下降。

猪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死前喝脏水,肛门失禁,随时出现下痢情况,个别猪只还发生肺炎,有咳嗽喘气的现象。疾病发生数周之后,猪会成为僵住或者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性猪副伤寒多发生在仔猪2-4月龄之间,发病的2-3天时间内,仔猪身体上会出现紫色斑,厌食,精神萎靡,眼结膜发红,很快死亡。此病的发病率低于10%,病死率达到20-40%。

三、 副伤寒防治

三、 副伤寒防治

1. 猪圈舍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防止仔猪受冻发生冷应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圈舍要及时打扫,保持干燥清洁,食槽要干净,及时清理粪便。

3. 仔猪出生要早点吃初乳,仔猪断奶分群的时候不要换舍。

4. 仔猪发病后,及时将病猪进行隔离,同时对猪舍进行消毒,消毒液要选择两种以上交替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猪副伤寒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所以养殖户要做好圈舍管理和仔猪母猪的饲喂工作,才能保证仔猪的存活率。

编辑:张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张飞

审校:吕龙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