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供不应求,消费者就会失去主动权。但当市场供大于求,厂商和渠道商面临的考验就会越发严峻。

近期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库存数据,数据显示,1月月末乘用车库存333万台,其中厂家库存72万台,渠道库存261万台。厂家库存占比22%,同比去年增长5%。预测库存可支撑春节后零售64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乘联会描述,该库存状态相对合理。可经过51君计算和对比1月乘用车销量来看,该库存还是属于偏多的状态。

按照库存333万台,支撑64天销售计算,月均销售要达到156万台。但在1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29万辆,同比去年降38%,较上月环比下降40%。因此要完整地消耗这些库存,拉动内需,可能要比预期的64天还要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报告中显示,1月乘用车满意度指数为31%,较上月58%大幅下降,1月走势总体偏弱。

2022年结束,国补退坡。没有了政策的扶持,经销商库存难以消耗,加上厂家没有及时推出新的政策,因此库存积压也是在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分到品牌方面,自主品牌库存110万辆,占比33.03%;合资品牌库存127万辆,占比38.14%。豪华品牌库存34万辆,占比10.21%。

可见合资车型的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对于厂商来说根据市场环境设定产销节奏,及时清理历史库存尤为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近期丰田、日产两家合资品牌都做了不小的降价动作,如广汽丰田旗下bZ4X直降6万元,价格下探到13.98万元;日产 ARIYA艾睿雅 参数 图片 )优惠6万元,起售价降到22.48万元。两大日系双双降价6万,不免让人感觉到这车企是在割肉求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新车市场的流通率大幅度下降,去年有超过4成的经销商倒闭,还有7成的经销商没有办法完成年销售额。去年7月至今年1月汽车市场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之上。

加上在自主新能源的强势挤压下,为了稳固市场地位,扛不住的合资只好通过降价刺激消费。但除了外在因素,合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卖得不如国产好,主要还是产品缺少足够的亮点,它们并没有在设计、技术、智能化方面给消费者带来实质的性价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对想要买车的人来说,能不能下手呢?51君建议,如果不着急用车还可以再等等,毕竟现在库存充足,终端购车优惠还有望增加。

总的来说,1月汽车库存数据反映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还是偏弱,而这对厂商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当供过于求,主动权就在消费者手上。作为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只要将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有合适的汽车再下手也不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购车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应该用理性的思维进行分析,包括车型的对比和价格对比等等,不要轻易被宣传广告影响了判断。

近期你有购车的打算吗?你的首选清单是什么车?不妨在评论区和51君进行互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