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本专栏依据严谨史料写成,为杜月笙历史传记,非虚构类小说
人生的第一课——面对苦难,消化苦难,越早上越好。
公平就是残酷。只要一个人行走“江湖”,在社会上打拼,在苦难面前,没人敢说自己是绝对的幸运儿。人生纵横前遭遇过苦难,并将苦难消化掉的人,脚底往往是生根的,接地气,知根本,懂敬畏;而那些看似富贵幸运,几十年都能侥幸避开苦难的人,终究不是站定就能不倒的人,一旦遭遇突如其来的苦难打击,这种人要么会像纸老虎一样迅速垮掉,要么会像战栗木偶一样彻底坏掉——
总而言之,真正的强者一定是那些跪过残酷世界的人。
向残酷世界下跪过,这一点不丢人。
觉得丢人的都是没能了解苦难,并从苦难中领悟到真知灼见的人。
杜月笙的人生苦难来得特别早,从他降生的那一天起,苦难就裹挟着他,这是他的不幸,但不幸中又暗藏着他日后江湖纵横的大幸运。
因为从幼年的苦难中,他感悟到了最朴素、最根本的江湖道理。
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上海灾祸蓄发的年头。这一年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也称鬼节,杜月笙降生在了上海县高桥镇的一户贫寒之家。
冥冥之中很有些天注定的意思,几十年后,当杜月笙成为上海滩青帮大亨,沪上著名闻人的时候,很多只闻其名,未究其里的人,一提到杜月笙,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便是青面獠牙的形象。
据说,杜月笙出生的那晚,月亮很大,他原先的名字“月生”就是从这里来的,而“生”字上那个雅致的“竹”字头以及他真正的大名“杜镛”,则是民国大名士章太炎后来给他取的。
杜月笙的父亲杜文卿是个在乱世中疲于奔命的苦命人,为了谋生,他在上海杨树浦开了一家小米店。因为小米店难以养活一家三口,杜月笙出头的头一年,生母朱太夫人只能带着他在高桥那两间半破败不堪的杜氏祖屋里,艰难度日。
到了第二年,上海时疫开始蔓延,霪雨四十五天不停,仓储的稻米棉花大量霉烂,贫苦穷人成批死掉,朱太夫人因为没有吃的,只好抱着襁褓中的杜月笙,步行二十余里,到杨树浦投奔丈夫。
然而,卖米的杜文卿也到了无米下锅的绝境。
为了活下去,已经怀有身孕的朱太夫人提出要去杨树浦的纱厂做工挣月钱。那年月,到纱厂做包身工,身强力壮的都要搭进去半条命,对长期营养不良又拖着大肚子的朱太夫人来说,半条命显然是不够用的。
杜文卿虽然很犹豫,但最终还是向残酷的命运低了头。
乱世,老天是看不见像牲口一样活着的穷苦人的。光绪十六年,杜月笙刚满两岁,上海爆发了霍乱,马路上、沟渠旁到处是半道倒毙的可怜人。杜文卿整日在小店里点艾草烟熏,妄想能逃过凶猛的灾祸。
可惜,躲过霍乱的杜文卿一家最终还是没能躲过家破人亡。朱太夫人在产小女时,因失血过多,无钱救治,一句话没来得及交代就让老天收走了她早已交了出去的性命。
这一年,杜月笙三岁。
痛不欲生之下,杜文卿罄其所有为亡妻买了一口白木薄棺材。因为口袋里再无一文钱,身上再无一点力气,将亡妻运回高桥老家后,杜文卿只能将苦命人的棺材浮厝在距祖宅不远的田埂上,抓几把稻草捆在棺材四周,权当葬了。
朱太夫人的死,几乎夺走了杜文卿活下去的信念,两个孩子他再无力哺育下去,撑到无法再撑时,他只好将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卖掉,一为减轻负担,二为换几个卑微的钱子。
若干年后,当杜月笙泥鳅跃了龙门,成为沪上头号闻人后,曾发誓要找回自己这个妹妹。他能说出的线索只有一条,杜家小女当年是被一位黄姓的宁波商人领走的,但大海捞针谈何容易,况且这枚针很可能早已埋进了乱世的深渊冷泥中。
无奈是苦难留下的大山,只能叹望,不能削平。
庆幸的是,在失掉这个记不清模样的妹妹后,杜月笙的苦难人生迎来了一丝温存。一个善良可亲、沉默寡言的女人,悄然走进了杜家,她就是和杜文卿一起搭伙过日子的续弦,杜月笙的养母张太夫人。
张太夫人对杜月笙的影响很大,是她在随后的苦难中,给杜月笙的幼小心灵种下了萍水相逢也能有温暖,也能有爱护的善念。
光绪十八年,1892年,上海又遭遇了夏秋大旱,饥民遍野。在杨树浦苦苦撑到冬天,杜文卿终于油尽灯枯,死在了“贫病”二字上。
这一年,杜月笙五岁。
沉默寡言的张太夫人很有情义,也很坚强。她拿出所剩的全部钱财为杜文卿打了一口薄木棺材,然后领着杜月笙将亡夫运回了高桥老家。
因为再无一文钱来营葬,张太夫人最后只能将杜文卿的棺材浮厝在原配朱太夫人的棺材旁。用稻草将新旧两口棺材捆盖住之后,张太夫人抱着杜月笙,为已亡人不能入土为安,痛哭不已。
数年后,像是要印证杜月笙在上海滩的奇迹一样,杜氏夫妇的两口棺材间长出了一棵黄杨树,枝繁叶茂,覆荫着杜氏夫妇的遗骸,亦覆荫着杜月笙的江湖运势。
上海滩的算命先生告诉杜月笙,那是一块寅葬卯发的血地,先父母浮葬在此,可佑杜氏后人鸿运,那一棵黄杨树更是杜氏子孙世代荣枯的根源,动不得。
于是,发迹后的杜月笙便弃掉了重新厚葬亡父亡母的念头。
这是江湖人的一种迷信,也是江湖人的一种敬畏。
在杜月笙和他的亲近门人口中,张太夫人是女中健者,料理完杜文卿的后事,她便领着杜月笙返回杨树浦,靠米店和给人洗衣服,独自支撑起了门户。
杜月笙六岁那年,张太夫人送杜月笙去了一家私塾,请塾师瞿老太太给杜月笙启蒙。
杜月笙七岁那年,张太夫人每月凑五角钱,送杜月笙正式读书。四个月后,因再凑不出那五角钱,张太夫人和杜月笙抱头痛哭,从此杜月笙再没能进私塾读书。
这短暂但珍贵的四个月始终印刻在杜月笙的心中,多年后,每当路过私塾旧址时,杜月笙都要感慨,他会告诉身边人,那是他当年读书的地方,他想读下去,但家里拿不出每月要交的五角钱学费。
有的人因错失而痛恨、藐视,有的人因错失而珍视、敬畏。
发迹后的杜月笙属于后者,他一生珍视有学问的人,关键处向来谨小慎微,根就在这四个月。
对此,杜月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自小失学,又没有一技之长,我能差堪自立,安全是靠友好们的信任,因此我若负责一件事情,就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这是我怕别人笑我不学无术的关系,我怎么能和那些有学问有根柢的人相比呢。”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失学后没多久,噩运再次向杜月笙袭来。
这一年正月,上海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后又爆发了瘟疫。因为大灾大难,浦东一带“蚁媒党”横行。蚁媒党是地痞流氓聚到一起生出的乱世毒瘤,但凡见到生活艰难,无依无靠的女人,他们就用威逼利诱的手段,以堕其节,以遂其欲。
也许是因为再无法活下去,也许是因为中了蚁媒党的毒手,在这一年,张太夫人神秘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这一年,杜月笙八岁。
八岁成为乱世孤儿,杜月笙怎么才能活下去?
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到穷亲戚家,看尽脸色,吃一口冷饭。
切身体验过世态炎凉的人往往会走向正反两个方向,有的人因此会变得冷漠异常,有的人因此会变得格外懂得尊重悲苦。
真正的君子好人,其君子道理从来不是从蜜糖中取得的,一定是在融化冰冷的石头后悟得的。人在富贵中豁达向善不难,难的是被侮辱、被伤害后,懂得以德报怨,懂得以善化恶。
只有这样,人才能抛弃锦上添花的虚伪做作,修炼出雪中送炭的君子修为。
当然,做一个始终雪中送炭的君子,未必会有好报。
但最终获得大成功并让人由衷钦佩的人,一定是始终雪中送炭的君子。
杜月笙一生恪守仁民爱物,薄己后人的处世原则,做尽雪中送炭事,不是无缘无故的,他八岁时看的脸色,吃的冷饭就是最初的那个缘,那个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