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本专栏依据严谨史料写成,为杜月笙历史传记,非虚构类小说

八岁成为乱世孤儿后,杜月笙看穷亲戚脸色,吃心酸冷饭的时间并不长。

他选择了在高桥镇野蛮生长。

这段经历跟民国另一乱世枭雄张作霖颇为相似,两人都是手脚刚硬朗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乡野独立觅食。

这种不是来自之乎者也,而是来自残酷的生存启蒙、生存锤炼对一个男人来说,其实特别重要。江湖说白了也就是人情世故的汪洋大海,大部分人开始面对它的时候,都已成年,都无生死之忧,因此都是划船。八九岁的杜月笙就不同了,为了生存,他必须赤手空拳地跳进去,自学不沉,稍犯大错就有可能被淹死,稍有闪失就有可能被饿残——

晚清末年的上海已是中国第一大赌城,离上海不远的高桥镇自然在这股赌风的卷席范围内,加之高桥镇风缓滩平,从海门、舟山过来的渔民歇脚客众多,因此高桥镇的”赌棚子“遍地都是。

少年杜月笙混迹的第一处江湖地盘就是这些藏污纳垢的”赌棚子“。

每天,为了能讨得一口吃的,少年杜月笙不仅要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且还要学会寻觅三教九流喜怒哀乐间的机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能乖巧讨要就乖巧讨要,能顺手牵羊就顺手牵羊。

靠着在茶馆里、赌棚间磨练出来的这一套觅食本事,不久之后,少年杜月笙终于不再为每天的吃食而发愁。

时不时的一顿饱饭让他在这处江湖小地盘上踏出去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交朋友、混圈子的问题了。

不管在哪里,局面、圈子总是由人撑起来的。

对少年杜月笙而言,能交到一些同样流浪在外的朋友,他每天的吃食就能获得更好的保障;而如果再能成为这群流浪少年的“带头大哥”,他将得到比吃食更重要的面子。

杜月笙一生做人的落脚点都在一个面子上,只有自小混迹江湖的人才能深刻明白,为什么面子比吃食更重要。

因为面子就是安全,就是江湖中人的护身符、通行证。

有了这个,江湖中人才算在一处地盘上真正站住了脚。

为了在一群同样生猛的少年间占到“带头大哥”的位子,挣到小地盘上的大面子,少年杜月笙在十来岁时就把几样东西玩出了模样。

哪几样东西呢?

仗义、慷慨、胆量,外加最重要的一样,主持公道,用《让子弹飞》中间的话说就是——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从随后发生的可以算作杜月笙第一件”江湖大事“上看,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少年杜月笙的身上已经隐约有了”上海滩杜老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