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15年,4岁的萧红被父亲张廷举定下一门娃娃亲。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悲剧的一生已经就此埋下了伏笔。

萧红与父亲的关系很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外人看来,担任呼兰县教育局局长的张廷举谦逊温和。但在萧红的笔下,父亲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

他常常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儿,就对萧红破口大骂。

而萧红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野性。

小时候,她经常调皮捣蛋,不是掏鸟窝就是打翻东西,把家里搞得人仰马翻。

上学后,她参加学生游行。不仅主动剪掉了长辫子,梳起了短发,还拉着很多女同学跟她一起示威。

面对封建卫士的阻拦,她故意穿起白上衣、蓝色短裙,对着那些诧异的眼光丢下一句:

你们不是要议论,那我就给你们提供一些新内容。

路过的邻居看到后,经常摇头感叹:

这小丫头真厉害,长大准是个“茬子”(东北话:惹事精)。

邻居想不到,这无意间的感叹,竟然精准概括了萧红的一生。

萧红的叛逆,也并非无迹可寻。

在她9岁那年,生母姜玉兰就因为感染霍乱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去世没多久,父亲就续了弦。继母对萧红并不好,经常对她又打又骂。

在一个本该得到父母关怀的年纪,萧红几乎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

这种家庭环境,造就了她的敏感任性。而童年的不幸,也为萧红颠沛流离的一生,上了凄凉的底色。

唯一的慰藉是,萧红的祖父对她很好,从小就带她读书写字,给了她最初的文学启蒙。

但这一切,又被那桩娃娃亲击碎。

二、

萧红小学毕业后,父亲就不让她念了,打算让她早日成亲。

她的娃娃亲,是标准的大户联姻。未婚夫叫汪恩甲,是当地大地主汪子勤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联姻在当时很常见,但所有人都低估了新娘萧红的野性。

萧红扬言,如果父亲不让自己读书,就去天主堂当修女。

这件事儿闹得满城风雨,很多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张廷举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就答应继续让萧红念书。

这一次,萧红的任性,得到了她想要的。但也是唯一一次。

1927年春天,16岁的萧红如愿到哈尔滨念书。

就在萧红尽情享受文学与阅读带来的快乐时,家里的父亲张廷举却时常感到不安。

张廷举不让萧红去读书,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

另一个是因为当时学生中弥漫着一股自由恋爱的风气,张廷举担心萧红会爱上别人,再度让自己难堪。

可他没想到,萧红去哈尔滨念书没多久,自己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

三、

萧红爱上了自己的表哥,陆哲舜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但陆哲舜不仅是萧红的表哥,还是一个有妇之夫。可即便是这样,萧红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

当时,汪恩甲也来到哈尔滨,在一所小学教书。他经常来找萧红,还把她带到自己的住处。

虽然汪恩甲也有富家子弟的一些陋习,但萧红那时对他的印象并不坏。可在包办婚姻的阴影下,她始终都无法真正爱上汪恩甲。

尤其是陆哲舜出现之后。

那时,萧红游走于两个男人之间,一边与汪恩甲保持联系,一边偷偷与陆哲舜感受真正的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纸包不住火,很快汪家就察觉了萧红与陆哲舜的不正常关系。

他们取消萧红的学籍,逼她回来完婚。

但自从祖父去世后,萧红对呼兰那个家,就已经没有任何眷恋了。

她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陆哲舜身上,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她第一次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

所幸,陆哲舜并没有逃避责任,决定带她私奔,去北京读书。

两人在北京租了一间房子,分屋而住。

但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家里切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这个惩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很快,他们就花光了身上的钱,卖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

在寒冬腊月,萧红就只有一件单衣。

其他同学看到萧红只穿单衣,还以为她来自东北天生抗寒,却不知道,那时的她和陆哲舜已经走到了一条绝路上。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陆哲舜就扛不住,回到呼兰跟家人认错。

被抛弃的萧红既生气又无助,只能也返回呼兰。

回到家里,她就被软禁了起来。每天都要面对家人的白眼,和外人的非议,精神备受折磨。

8个月之后,萧红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从家里逃了出来。

这次出逃,她就再也没有回去。

无依无靠的萧红来到哈尔滨,她本想找陆哲舜再续前缘,却吃了个闭门羹。无奈之下,她只好再次委身于未婚夫汪恩甲。

好在汪恩甲不算无情,并没有把萧红拒之门外。

但汪恩甲可以大度原谅,汪家可不行。

四、

萧红逃婚,还与已婚的表哥纠缠不清的消息,早已经传遍呼兰。

不仅汪家颜面无光,张廷举还因为教子无方被降了职。汪恩甲大哥极力反对弟弟和萧红继续在一起,还逼着他解除婚约。

面对汪家的中伤,萧红很生气。她不顾汪恩甲的感受,就一纸诉状把他大哥告到法庭,说他代弟休妻。

为了保全大哥的名声,汪恩甲不得不声称,是自己解除婚约,与大哥无关。

汪恩甲的釜底抽薪,让萧红既失望又伤心。但她此时无依无靠,只能选择原谅。

后来,两人住进一家旅馆,一住就是大半年。

期间,汪家因为有人参与抗日,遭到日本人的报复,家境一落千丈。

汪恩甲不仅花光了身上的钱,还欠了旅馆老板不少。

有一天,汪恩甲告诉萧红,自己要回去取钱,可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对于汪恩甲的消失,一直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汪恩甲也参与了抗日,回家只是借口,实际上是执行秘密任务,结果被害。

另一种是,汪恩甲抛弃了萧红,故意报复她。

无论是哪一种,汪恩甲的消失,再次导致萧红陷入了窘境。

因为她怀孕了。

汪恩甲一去不返后,旅店老板多次逼迫萧红还钱。不仅把她赶到旅馆的杂货间里,还威胁她,要把她卖到妓院去。

萧红看着日渐隆起的肚子,十分无助。

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她看到角落里的《国际协报》。

她死马当成活马医,给《国际协报》的“老裴语”专栏写了一封求助信。

在心中,她不仅说了自己的惨状,还在信的末尾,加上“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样的话,希望能博得对方的同情。

可她没想到,这封信竟然真的救了自己的命。

五、

“老裴语”的负责人老裴,天生是个热心肠。

他既被信的内容打动,又被萧红的文采所吸引。他不仅帮萧红还清所有债务,还拜托旅店老板好好照顾她。

在那之后,萧红给“老裴语”写了几篇文章,算是个编外作者。

有一天,萧红告诉老裴,自己想看一些书,但旅店老板担心自己一跑了之,不让自己出去,希望他能让人带几本书过来。

老裴让报社的一个年轻人去送书,却没想到,这个决定无意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那个人叫萧军,是军旅出身。当初曾组织义勇军抵抗叛军,结果失败,流落在哈尔滨。

他很喜欢文学,尤其爱写诗,认识老裴后,就一直在报社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军对萧红的印象很不好,觉得她就是个骗子。

把书送到后,他就准备走。可就在他转身离开时,瞥到桌上的一首小诗:

“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时节。今年的五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的滋味。”

萧军没想到,落魄成这样的萧红,竟然还是个小诗人?

回去的路上,萧军不断默念那首小诗,对萧红的感情也急剧升温,完全忘记了她已经怀孕已久的事情。

第二天萧军找了个理由,又去看萧红。这一来二去,萧军彻底爱上了萧红。

萧军的出现,再次给萧红的人生带来了光。那时的她走投无路,无依无靠。或许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对萧军是爱,还是依赖。

但总之,这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得猝不及防。

而两人也默契地对彼此的身份,闭口不提。

萧红怀着汪恩甲的孩子,萧军也有自己的妻子。

为了让萧红有更好的环境,萧军请老裴收留萧红,让她住进老裴家里。

对此,老裴倒是没说什么,但老裴的妻子却对两人的爱情嗤之以鼻,经常冷嘲热讽。

一次争吵过后,萧军带着萧红离开。与此同时,两人也都失去了工作。

更关键的是,萧红要生了。

六、

为了让孩子顺利出生,萧军不仅借遍了身边的朋友,还对医院动了武。

孩子出生后,萧红摆手对护士喊着:

拿开、拿开、快拿开……

她一眼都没看,就让护士把孩子抱走。

对萧红而言,这个孩子不仅是过去屈辱生活的果实,更是她与萧军之间的累赘。随后,孩子被她草草送给一个看门人

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在一家旅店。但捉襟见肘的两人,很快连旅店钱都付不出。

萧红以为,历史将要重演。但哈尔滨的一场洪水,“救”了两人。

在洪水的“掩护下”,两人从旅店逃跑。

但劫后重生的生活,并没有萧红想象中那么好。

因为她发现,萧军并不老实。

当初萧军没有忠于自己的妻子,自然也不会忠于萧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人同居里的日子,萧军与多个女性纠缠不清。

萧红虽然有所察觉,但当时两人连生活都成为了问题。为了生存,对于这件事儿,两人都默契地闭口不提。

后来,萧军不仅找到一份编辑的工作,还把萧红也介绍到报社去。靠着稿费,两人总算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由于时局动荡,两人经青岛,辗转到上海。

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不仅迎来自己的创作黄金时期,写下了《弃儿》《看风筝》《腿上的绷带》等作品,还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生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生死场》也是她第一次使用“萧红”这个笔名。

鲁迅先生十分赏识萧红,认为她的文字纯粹又充满力量,是众多青年作者中,最有希望出来的一个。

受到鲁迅先生的鼓励,萧红十分激动。

可她没想到,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她和萧军却越来越远。

因为萧军的艳遇,两人频繁地吵架,萧军甚至还动手打了萧红。

期间,萧红曾远渡日本,想让彼此冷静一下。但最终,她还是放不下萧军,回到了他的身边。

可萧军却在这个期间,与另外一个女人睡在了一起。

两人的爱情摇摇欲坠,就算团聚之后都是分床而眠。

所有人都知道,两人距离分崩离析,只剩下时间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萧军亲手把一个男人送到了萧红面前。

七、

这个男人叫端木蕻(hong)良

端木蕻良并不是日本人,原名曹汉文,是萧军的辽宁老乡。

他从小就颇有文学天赋,在学生时代就用母亲的姓氏端木,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

为了抱团搞文学,萧军把端木蕻良邀请到自己住的地方。

就这样,两男一女住在一间房子里,关系十分微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萧军要去参加游击队革命,但萧红只想安心写作。

由于意见不合,萧红主动提出分手。这段畸形的爱恋,到此正式结束。

与大男子主义的萧军相比,端木蕻良的温柔细腻,让萧红久违的心再次涌动起来。

在与萧军分手之后,两人很自然地就在一起了。

可她没想到,萧军临走前,还给她留下了最后的礼物。

她又怀孕了。

为了能和端木蕻良好好地在一起,萧红一度想要打掉这个孩子。

可惜在当时,人工流产是违法的,没有医院敢给她做这个手术。

她万万没想到,端木蕻良做出一个让她一生难忘的决定。

八、

1938年5月,端木蕻良在武昌大同饭店,迎娶了大着肚子的萧红。

这也是萧红人生中,唯一一次婚礼。

几个月后,萧红生下一个婴儿。但这个婴儿,却在几天后夭折了。

对于这个孩子的死,外界一度认为是萧红故意为之。

因为婚礼虽然能让两人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但这个孩子始终都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个问题。

但萧红对于孩子的夭折,并没有解释太多。

1940年,萧红与端木蕻良前往香港九龙,开始了新的生活。

不过,新生活也并没有如萧红所想那么美好。

端木蕻良自恃才气,瞧不起萧红写的东西。

尤其是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更是被端木蕻良冷嘲热讽。

不过好在衣食无忧,给了萧红一个稳定的创作环境。

在香港期间,萧红发表了自己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中篇小说《马伯乐》

可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的枪声日益逼近九龙。更糟糕的是,此时萧红被检查出患有肺结核。

为了照顾萧红,端木蕻良找来青年作家骆宾基。两人把萧红转移到思豪酒店,端木蕻良就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因为庸医误诊,导致萧红病情恶化。

在她生命最后的40多天里,骆宾基一直陪伴在她的身旁。

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走完了仅有31年的人生。

在临死前,已经不能说话的她,写下这样一句话: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这一生,正如她临终所言,半生遭尽白眼,一生都在颠沛流离。

有人说,萧红这悲剧的一生是她咎由自取。也有人说,出生于那个年代,如果她不反抗,就只会泯然众人矣,而不会有萧红的存在。

虽然她的人生备受争议,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却不容置疑。

苦难,就像是磨刀石。

磨过了,刀太脆。磨不够,刀不快。

但如何把握这个度,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网易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