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特使突访北京,中方的意思,俄方理解了,中俄走近最令美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普京特使突访北京,中方的意思,俄方理解了,中俄走近最令美担忧

日前普京特使突然访问北京,可能带有一个重大使命。但中国的回应也很明确,其中有三大信号,令美国只能够干着急。

综合有关报道,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特使、上合组织事务代表哈基莫夫访问北京,据了解,其前后只在中国待了一天,很明显,这次普京特使访问北京,可以冠以“突访”的名号,来的急切,走的也很急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哈基莫夫事后的表态也很值得我们关注,他称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并不寻求将上合组织变成一个“军事联盟”。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请注意,哈基莫夫这次仅仅只是访问了中国,而不是和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都展开了协商。所以,哈基莫夫所说的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并不寻求将上合组织变成一个“军事联盟”,潜在含义,其实就是中国不同意将上合组织变成一个“军事联盟”。

众所周知,当下俄罗斯正深陷的俄乌冲突表面上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斗争,事实上却是俄罗斯与整个北约几十个国家之间的博弈,这样巨大的两边差异,给俄罗斯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因为俄罗斯大量政治、军事和经济资源都投入到了俄乌冲突的战场,也使得俄罗斯对周边局势掌控力度减弱,集安组织出现了不稳定的局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亚美尼亚和部分中亚国家,从去年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和俄罗斯之间的分歧表现得比较严重。这就表明,俄罗斯可能事实上已经没有多少可靠的军事盟友了,满打满算,真正说得上可靠的,只有白俄罗斯。而这场俄乌冲突,无论最终胜负如何,至少结束以后,俄罗斯还是要和北约方面展开长时间的对峙,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也就需要寻求新的军事盟友。

早在去年年底,普京发表讲话时就指出,俄罗斯寻求在上合组织和独联体当中引入军事合作。独联体成员和集安组织差不多,不符合普京要寻求新的军事盟友的诉求,所以上合组织就是普京最好的选择,毕竟上合组织除俄罗斯及其中亚盟友外,还有中印等强国在其中,所以如果能组成军事同盟,其实力是非常可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上合组织是一个经济合作同盟,不是俄罗斯单方面希望结盟就行的。比如中国和印度,就不主张结盟。所以要组成这样一个军事同盟,普京必须得到中印的同意。

相信也正是为此,才有这次普京特使突访北京一事的发生,而从哈基莫夫的表态来看,中方应该是拒绝了俄方的诉求。中方的意思,俄方是理解了,毕竟不主张结盟,是中国以往的基本方针之一,此前中方还明确强调过,中俄合作,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结果,俄方应该是能够料想得到的。

此外,事实上即便中俄不结盟,就当下中俄走近的趋势,就堪称最让美国担忧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中方这次的决定,更有三大信号能够令美国干着急。

第一,中国拒绝俄方结盟的诉求,美国污蔑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谎言就不具备任何可信度,美国也就无法对中国采取行动,中国也能够更好地和俄罗斯展开经贸等方面的合作。

第二,中国不主张结盟,美国就无法以此为由,挑起“新冷战”,无法制造真正意义上的阵营对抗,世界仍将向着多极化的格局发展,这样美国的霸权崩溃会更快。

第三,中国不和俄罗斯结盟,美西方就失去了升级、捣乱俄乌局势的条件,对于俄罗斯当下的处境而言客观上是有好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事实上,中国虽然没有和俄罗斯结盟,但中俄走近,事实上已经是最令美国担忧的事情。而中国坚守立场,拒不结盟等三大信号,更是能够遏制美国借机迫害中国、搅乱俄乌局势、挑起阵营对抗的野心,令美国只能够干着急,从深层次来讲,这其实才是最利于俄罗斯,最利于国际社会的抉择。所以我们相信,中方的意思,俄方是已经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