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同沙特的高官在中国同政治局委员王毅签署了一个协议,宣布两国将于至多两个月内恢复外交关系。消息一出在世界范围内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国家对此表示欢迎,联合会秘书长还特地对中国表示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这至少是中东地区的重大政治事件。众所周知,沙特与伊朗是中东地区两个重要国家。由于地缘政治和宗教等原因,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着激烈竞争。2010年中东剧变开始后,许多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凸显,伊朗趁机扩张自己的影响力,其在巴林、也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表现活跃,这让沙特感到威胁,从而加剧了与伊朗在相关国家的竞争。2016年沙特还以伊朗干涉内政为借口宣布与伊朗断交。

在此情况下,沙特一直对奥巴马总统与伊朗达成伊核协议十分不满,对特朗普总统退出伊核协议的做法给予赞赏,同时公开反对拜登政府恢复伊核协议的努力,并多次要求参与伊核问题谈判。在如此之深的矛盾下,虽然近几年在伊拉克、阿曼等国的斡旋下,沙伊两国进行了多轮旨在改善关系的谈判,但是本次在北京两国突然宣布打算恢复外交关系还是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拜登上台后不久,伊沙关系开始有缓和的迹象,曾有不少人认为这与拜登对伊朗政策缓和有很大关系。但是事实是拜登政府与特朗普的对伊朗政策本质而言并无太大区别,其还是不愿意减轻对伊朗的压力,而且在伊朗“头巾事件”发生后,拜登政府又开始大肆干涉伊朗内政并对伊朗追加数轮制裁。假定拜登政府真的改善了与伊朗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改善也很难说就与沙伊关系缓和有多么大的关系,因为与伊朗关系真正缓和的时候是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而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沙特与伊朗关系却进一步恶化了。沙特与伊朗关系缓和实际上更可能与其在也门的军事行动不力有关,正如当初美国深陷越南泥潭是促使其改善对华关系的因素一样。就伊朗方面而言,鲁哈尼上台后公开声称希望发展与邻国的关系,为此还曾提出波斯湾安全倡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上述事实并不足以促使沙特与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当中中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毕竟协议是在中国达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同时对两国施加影响的能力。毕竟中国是大国,与两国经济关系密切,在经济相互依赖上拥有比两国大得多的相对权力。在外交上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不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不以大欺小,这让两国在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上没有什么压力。虽然沙特与美国关系良好,但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拜登总统发表的在关键时刻要毁灭台湾的言论,都让沙特觉得美国靠不住。伊朗在美国的打压下更是进一步向中国靠拢。这都增加了中国对两国的影响力。因此,可以说中国在促成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行动说明了中国中东政策的转向:由原先的只注重发展经济关系,对中东政治总体超脱、不过多介入,转为开始更为积极地介入中东政治。

本人前几天还对伊朗突然在伊核问题中的保障监督方面做出重大让步感到惊讶,现在看来伊朗的这一举措很可能是以中国推动沙伊建交为背景的,也就是说是中国劝说伊朗的结果。伊朗的让步消除了沙特的部分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伊关系的这种变化对以色列不是好消息,因为以色列一直在努力建立一个反伊朗的“联盟”。特朗普总统是构建反伊朗联盟的倡导者、践行者。难怪其近期发表疯狂反华言论,主张对中国动用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