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枫桥经验”是把“金钥匙”

近年来,大冶市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不断探索推进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精细化防控、专业化服务、智能化应用“一核五化”新路子,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3月16日 法治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治理,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枫桥经验”近60年来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如今,“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良性循环的一把“金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层法治需要“枫桥经验”。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尤其是在矛盾调解领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时代的需要,是解码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安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法宝。通过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全周期矛盾调解机制,有效提升了发现矛盾的即时性和解决矛盾的互动性,构建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闭合链,继承和发展了“枫桥经验”的精髓,推动了城乡“枫桥经验”的丰富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矛盾不上交”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枫桥经验”始终秉承“矛盾不上交”这一初心使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致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问题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彰显了无比强大的与时俱进的动力、活力和生命力。

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导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时代最强音,以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底色,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核心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再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新力。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

“枫桥经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基层土壤的社会治理模式,历久弥新,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枫桥经验”也是实现基层治理良性循环的一把“金钥匙”,必将为平安中国的建设续写更为生动的篇章。我们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以创新“枫桥经验”为总抓手,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形成了“党建统领、人民主体、多元共治、‘三治融合’,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文/黄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