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最近一段时间,“孔乙己文学”悄悄挂遍了各大网络媒体的平台。少年不知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年轻人用它来自嘲:我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与苦闷,更多的是对当下的无可适从和消极情绪。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批判的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还真不是嫌弃孔乙己来不下脸,做会写四种“茴”字的好吃懒惰之人。当下年轻人因为孔乙己抒发共鸣,也绝对不仅仅是对自己就业、自己未来的焦虑,更多的是对当下生存环境、就业环境、未来前景的苦恼与迷茫。而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之中,不是因为没读过书,而是因为被长衫所困,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要做脱下长衫的孔乙己,一方面是要正确审视读书的含义,做到内心自洽。罗翔老师曾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说过: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而读书的真正意义,是可以在心中建立一个坚实的堡垒,用堡垒去驱逐迷茫、对抗苦楚、保护自我。教育的普及也绝非是让大家去做蹲不下身子去当“孔乙己”,而是给予青年人能够眺望远方的平台,能够去开拓眼见,能够去见识“朗朗山”以外的世界。看到过外面世界的却仍能蹲下身子、脚踏实地的也绝非是“孔乙己”。

另一方面,更是要明白,学历并非下不去的高台,青年人亦非是当代“孔乙己”。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要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不减反增。传统的“主流”就业观已经不适用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择业观也将从“主流”转向“兴趣”,这一因素,注定让青年人不会成为思想与行动上的孔乙己。追求自由也将成为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重视自我感受、创造美好未来的必然道路。

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一时的困难不等于是一生的失败。孔乙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因眼前困难被困在长衫、锁在枷锁里。真正的年轻人与其深陷“孔乙己文学”无法自拔,不如积蓄力量改变现状,让奋斗绽放出花朵,用汗水创造出奇迹。少年的梦不该止步于此,少年的梦更不应该止步于心动,更应该付诸其行动,做脱下长衫的孔乙己,既蹲得下用汗水浇灌土地,又抬起头仰望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