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国庆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如期举行。来自30个友好国家的政府首脑和80多个国家的贵宾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周岁生日。

这次宴会是人民大会堂作为宴会厅第一次投入使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我们接待外宾的水平和格局。

彼时的人民大会堂刚刚落成不久,就要承担如此重任,这使得负责这次晚宴的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用尽一切方法确保这次宴会的安全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国宴背后,不为人知的是这场人民大会堂第一宴举行的时候,天花板之中藏着50多人救火队,服务员上菜需要看红绿灯进行。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把背后却是凝聚着一代人的智慧,并在当年真真切切的发生过的。

木龙骨结构的宴会厅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仍在发展中,尚未达到建造大规模建筑物全部使用钢结构的标准。所以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花板吊顶,所用的结构是木龙骨结构。

木龙骨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结构轻盈,原材料均由松木,杉木构成,而这种结构虽然在以往的传统古建筑中美观又实用,但是在电线密布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部来说,易燃的木质结构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宴会正式召开前的七小时,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对宴会厅进行最后一次的全面排查,发现宴会厅的顶部上纵横交错着数以千计的木龙骨,而密密麻麻的电线一旦有一个地方短线,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市公安局的同志第一时间联系了负责人之一,沈勃。

沈勃在接到通知后十分严肃,赶到现场后负责排查工作的刘仁同志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沈勃同志,人民大会堂怎么能不安全呢?”沈勃被这个迎面而来的问题问懵了,了解到是担心木龙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后,他告诉刘仁,前期已经进行了很多预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为了保证人民大会堂第一宴的顺利进行,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们担心在接近7000平方米的会场之中,这样的木质结构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万一防火措施没有发挥紧急灭火的作用,那么所有在场人员以及各国宾客的人身安全将无法保障。

沈勃表示请示周总理进行紧急更换场地的要求,然而这场宴会的请柬早就已经送到了各位宾客手中,桌椅布局也确定了最终的方案,临时又到哪里去找这么大的场地呢?

全力以赴保障第一宴

在这种情况之下,沈勃联系了几十位工厂的老工人,请他们帮忙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工人们都是共和国的建设者出身,一听到宴会需要人手帮忙解决问题,不由分说跟着沈勃去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勃让五十位工人每人手持一条棉被,在宴会开始的时候“隐身”在天花板的木龙骨结构之中,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这支五十余人的灭火队便可以紧急救援,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

火灾的安全隐患解决了,但是这场招待会怎么进行安排布置,对郑连福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郑连福是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宴的总负责人,他虽然从小只上过三天私塾,可是在后来的工作之中自学了五国语言,积累了丰富的宴会组织安排经验,面对这场共和国的招待会,经验丰富的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人民大会堂第一宴规模接近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宾客们共计有4647人,按照常规的十人左右一桌的标准,郑连福需要安排下470桌,且还要确保整个场会中留有主席台,主宾席和管弦乐队的位置。

如此大规模的宴会,需要的服务生人数量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郑连福从整个北京市最优秀的各大饭店中“借”来了所有出色的服务人员

红绿灯上菜

在整个安排布局之上,还要保证从全北京市抽调来的1000余名服务员,能够在这个精心布置的会场内秩序井然的上菜传菜。可是既然是抽调来的服务人员,对于人民大会堂的内部的构造也是不熟悉的,这个时候郑连福想到了一个方案来解决服务生上菜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到马路上红灯停,绿灯行的影响,郑连福想到可以利用相同的原理来所有的服务人员们统一行动。

他让人在宴会厅的厨房和东西两侧都安装了指示灯,这样确保人员都能看到指示灯,再将472桌划分成10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安排相同数量的服务生。

所有人员统一按照指示灯的颜色变换进行工作。当黄灯亮时,所有人员原地待命,随时准备开始服务工作;当绿灯亮时,所有人员按照原来的规定进行上菜和传送餐具;当红灯亮时,就是代表着即将要升国旗奏国歌行注目礼,这时全体人员停下手头的工作,原地不动。

通过这样的精心安排布局,所有人全力以赴完成了这场隆重的国庆招待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1959年9月30日的晚上,所有宾客如约而至,人民大会堂内灯火通明,所有到会国家的人们聚在一起共同举杯来庆祝这个重要的国庆节,这场宴会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人知道在宴会厅的天花板板上,藏着一支五十余人的灭火队。

沈勃后来回忆到当时招待会的情形,说自己当时也在宴会厅的天花板上,一直观察着整体的通风情况以防火灾的发生,宴会讲话时说了什么他一个字都没有听清。

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地举行了第一次国宴后,在后来的岁月里又招待过无数国家领导人和友好国家的宾客,三十余年后,当年的宴会厅进行了二次翻修,原来的木骨龙结构全部替换成了轻钢龙骨吊顶,再也不用另行安排灭火队。这场特殊的国宴,却一直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