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自古便是我国的领土,而依照南沙群岛的重要性,作为扼守南沙北部大门的南子岛北子岛是一定要收复的,虽然按照现在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现状来看,还实现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纷争中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个群岛中岛屿分布范围最广、岛礁数目以及与邻近国家最多的珊瑚群岛,更是我国古代捕鱼作业最远的海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总占地面积约为823000平方公里,拥有岛屿、沙洲、礁滩等共310座。

南海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南海海盆总体呈菱形分布,由于地壳的运动,形成了许多大而深的海沟。

南海复杂的地质也使得它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中海参、牡蛎、金枪鱼等都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

除此以外,海域广阔的海底油气资源也是近年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所觊觎的。

随着海洋勘探技术日趋成熟,世界各国开始逐渐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南海问题在近年来也不断被搬上国际。

再者,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危机的来临也让世界各国意识到石油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紧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前不久,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在对中国近海的勘测中发现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蕴藏着约十亿吨油气资源,这也使的南海争端的牵涉面越来越广。

早在19世纪80年代,法、英、日三国便就南海海域的使用权问题发生过争执。

直到1939年,日本借占领海南岛的先机,接连向南沙群岛发动进攻,最终获得南海海域的制海、制空权,并企图将南沙群岛作为日本进入东南亚的跳板,甚至公然将南沙群岛纳入日本版图,实在是司马昭之心。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只得无奈的将南海诸岛还于中国。

而此时法国也试图从中分一杯羹,一再提出南海归法国所有的谬论,甚至不惜非法占领。

法国的阴谋当然没有得逞,但在法国撤离越南后,南越的部分政权也贼心不死,试图强占,这也成为了中越南海之争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均对南海或者说是南海丰富的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先后在南海海域进行非法开采。

事实证明,南海之所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必争之地,不仅仅是其所蕴含的资源受人觊觎,更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周边国家众多,双重影响下,南海争端问题才愈加凸显。

另一方面,南海之所以争端不断,必然逃不开海洋法的相关规定,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很早,但海洋秩序的形成却并非一朝一夕。

在近代以前,各国划分海域并没有国际上确定和认可的标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只取决于距离、国力、军备等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期间,海洋法律初步成形,但却并不是针对世界各国,反而偏向于国力强盛,航海业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也就使得如今国际上对部分海域的划分仍存在各种争议。

这样秩序不明的境况一直延续到1958年第一次海洋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从那时起直至1982年各国在牙买加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此南海海域的各项权利和资源均受到国际海洋法的保护和规范。

然而争论多年的南海问题却并没有因此而告一段落,由于各国的立场和利益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复杂的状况之下,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大会召开,经过多方讨论和修改,联合国在重新制定的海洋公约中提到,将各大洋底部深海资源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这一规定的产生,一方面重新建立起世界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也有效遏制了帝国主义对海洋资源的掠夺以及可能由其引发的战争。

随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问题的日益重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上述各国纷纷提出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构想,为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尽管《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完善在极大程度上规范了国际海洋秩序,但随之而来南沙群岛周边部分岛礁的主权问题亟待解决,《公约》中的部分内容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南海周边国家非法占领南海岛礁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联合国海洋公约》中关于各国对各自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划分标准总体概括为“符合人类居住条件及法定条件即可自由划定”,这就使得南海诸国在各海域划分上产生了矛盾和分歧。

再者,《公约》作为一项国际立法,在有关问题上缺乏一定的弹性,没有为各国解决矛盾留下应有的余地,因而可行度不强且制约作用有限。

最重要的是,《公约》的制定并未按照相关国家已具有的领海权进行精准划分,令部分本已确定的领海重新成为各国争抢的对象,不知不觉中制造了更多新的矛盾。

其中,《公约》的相关内容就严重侵犯了中国在南海海域的历史管辖权,它也为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以及文莱等国随意挑战中国领海权提供了诡辩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矛盾所集中的国家中,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包括中国皆属于发展中国家,考虑到这些国家本国发展的需要以及他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国际上认为产生矛盾和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公约》的制定基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具有较高难度,有所疏漏也情有可原。

截止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各国在南海问题上均属于发展中国家间的小打小闹,直到2009年,南海局势风云突变。

随着越南、菲律宾等国的相关举措愈发为所欲为,南海争端也进一步走向国际,更加复杂化。

在菲律宾企图利用相关法律的漏洞,将南海部分海域划归本国领土范围时,美国终于按耐不住,派出“无暇”号与中国船只在南海对峙。

次年七月,美国国务卿又公开发表讲话,申明美国在南海的相关权益,并表示有意介入南海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这一举动,意在力挺菲律宾,扰乱南海秩序,借机遏制中国发展,同时在南海投入军队力量,动机不纯。

美国的异动马上影响了日、英、法、等海权大国的相关决策,无论是考虑到自身利益,试图夺取南海资源,还是由于与美国外交的复杂关系而被迫采取措施,各国均马上采取了军事行动,意图影响南海问题。

然而各国的加入并没有使菲律宾因此而善罢甘休,反而在进行了相关法律研究后,对中菲之间的南海部分海域问题提出了单方面的仲裁,进一步激化与中国之间的矛盾。

此后,仲裁过程经过三年的严格审理才最终落下帷幕,针对此次南海动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南海局势的举措。

一方面加强对南海海域的监管,严守本国领土、领海、领空,另一方面也积极改善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国际关系,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跨国合作,促进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持续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主权寸土不让

尽管各国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出现争端和冲突,但中国对南海群岛的所有权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命名南沙群岛的国家,其人民也是最早在南海诸岛及周边海域进行捕鱼作业的。

早在秦朝时期,中国东南部的百越民族就已经开始在南海海域范围内进行社会活动了,只是当时并为设置专门的郡县进行管理。

西汉时期,汉武帝统一南越后,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海域均被划分为九郡,直属中央管辖,这也为中国有南疆前往印度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中国人在南海航行的记录均有史可证。

三国时期,孙权也曾派人出使东南亚诸国。

隋唐时,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早已途径南海延伸至红海海岸。唐朝更是专门为此在沿海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

宋元时期,由于指南针的发明,中国的航海技术更进一步,中国商船纷纷由南海向波斯湾远航。

明初时的郑和下西洋,更是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繁荣发展。

此后,明清虽然采取了相关封锁港口的规定,但中国在当时对南海的绝对制海权是历史所无法改变的。

再后来,随着中国航海事业的不断精进,南海诸岛也陆续被发现,在中国现有的历史古籍中,关于南海岛礁的描述并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渔民对于南海岛屿、岛礁、沙洲等待观测也可谓及其详尽,不得不说的是,西方人对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了解和认识大多手中国典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至今仍有所保留。

如今在南海的诸多岛屿中关于中国古时的习惯性命名仍在延续,这也是国际法划分南海诸岛领海权归属于中国的重要依据。

根据《奥本海国际法》说指出的,在世界秩序建立前期关于领土所有权,“发现”在其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在侧面证明了南海诸岛的主权是归中国所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海形势现状

对于南海问题中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强制诉讼,中国始终保持着不接受、不参与并坚持反对继续推进仲裁程序。

关于南海主权问题,中国政府始终认为这是毫无意义且万分肯定的,既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在菲律宾提出仲裁后,中菲均处于极大的世界舆论之中,然而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作为仲裁潜在的受益者,自然主张推动仲裁程序。

自此,南海问题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再加上国际上仍有美、日、澳、英等国在各种场合公开不利于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言论,借机推波助澜,非法介入和挑拨中国与其他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其野心昭然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对于南海问题的态度即位坚决,不容置喙,按照国际律法,菲律宾多次提交了所谓的相关证据,并主张国际裁决。

2016年,南海裁决案正式公布,然而裁决案的结果却明显缺乏公正性,带有极端的偏见。

由于中国坚定捍卫南海主权,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一贯主张,通过多次交涉及谈判,南海形势逐渐稳定,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的互信水平有所提升,相关海域合作逐渐增多。

2016年,菲律宾总统访华期间,中菲双方签署了《中菲联合声明》,在申明中,双方重申了有关南海争议的问题,并主张通过友好切磋和谈判和平解决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解决南海争议的问题所提出和实施的举措中,不得不提的是2014年中国所提出的“双轨思路”,该设想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东亚峰会时重申,旨在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南海问题的协作和交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南海问题向正确方向迈步。

经过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公开会谈中对“双轨思路”的重申,该设想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和赞同,南海形势的转好也使得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逐渐意识到稳定其局势的重要性。

关于南海问题,美国似乎一直试图干预中国决策,甚至多方涉入,这也让人不难产生美国所图为何的疑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美国在搅乱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立场上可以获得的好处大致可以分为两点,一是美国希望得到在南海航行自由的权利。

南海在中国政府管理下,自然会遵照中国相关航运律法,对往来船只及货物进行管制,并收取相应费用,这一点也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制肘美国对华的经济贸易管控策略的一大因素。

相反的如果因为美国及其他大国的介入,菲律宾可以从中获利,那么以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必然在自由航行南海的问题上再无后顾之忧。

再者,南海问题的顺利解决,必然是的世界局势稳定,这与美国一贯极端的外交政策相左。

综上,美国基于本国的种种不纯目的,自然会成为煽动菲律宾和鼓动其他国家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美国在近代历史上关于南海的一系列政策,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切其实早有预兆。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对于南沙和西沙群岛的领土争端问题基本处于中立态度,然而自1990年起,美国就开始过多的表现出其对于南海问题的关注。

美国在处理南海争端的问题上其实态度十分的微妙,在菲律宾就南海争端初见端倪之时,美国作为其盟军巧妙的避重就轻,表示支持其扩张领土。

与此同时美国也十分关注菲律宾军民对于此时的反响,并在感受到菲律宾民族情绪的压力之后,果断撤出南海军事基地。

最后,在冷战结束初期,美国就南海争端始终保持沉默,成功明哲保身。

尽管如此,在以和平为主流的今天所有阴谋都会被打破,中国崇尚和平但也绝不会以牺牲领土主权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 北京 http://find.nlc.cn/search/showDocDetails?docId=-7572309782228851684&dataSource=ucs01&query=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

作者:理理

编辑:墨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