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在中医医学中属于"肠覃""下血"等范畴。古代医家对于大肠癌的认识最早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疮疡经验全书》"多有饮食不节……久不大便,遂至阴阳不和"提出该病与饮食不节,复感外邪有关;《圣济总录·瘦瘤门》"气血运行不失其常……瘤所以生"强调气血运行失常可致该病发生;《济生方·积聚论治》"忧、思、喜、怒之气·…留结而为五积"说明七情对该病的影响;《金匮翼·积聚统论》"积聚之病,非独痰、食、气、血,风寒外感,亦能成之"认为痰、食、气、血、复感寒湿而成此病。该病病位在大肠,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脾胃、肝、肾;大肠癌的主要病机是"脾虚",属于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是其本,湿热、痰浊、瘀血为其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