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自2021年以来,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等政策性文件,提出了25个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从总体要求、衡量标准、操作方式等方面对各领域改造升级作出全面部署。

能源管理将成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充分、有效地合理利用能源、加强节能减排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提高能源利用关注国信弘创小马获取更多报名详情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而非组织、方法或技术。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的专业人才,对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企业能源管控现状

1、人工制作报表费时费力,无图表,不直观,易出错,条件单一,灵活性差,有局限。

2、人工查询报表耗时长,效率低,数据对比不直观,趋势不明显,参考价值低。

3、设备损坏报修发现不及时,维修服务无跟踪,反馈不及时,效率低下。

4、大的时间跨度下,能耗分析难度加大,能耗预测愈发困难,线路损耗愈发难以统计。

5、产品单耗,产品能耗成本,往往只有厂级到车间级统计情况,无法精细化到工序、工艺、设备关注国信弘创小马获取更多报名详情等,无法从中分析出各工艺、工序、设备之间的生产状况,无法为生产与节能减排提供支撑保障,从而分析出较优解决方案。

6、缺乏大数据参考,难以对厂,车间,工序等进行能耗分析,从而无法为各厂,车间,工序等设定能耗基准。

7、实施节能措施之后,节能前后对比分析不及时,无法及时知晓节能效果。在缺乏实时数据时,无法及时发现异常能源损耗,如偷电,漏水等异常情况,造成能源损失。

国家工信部在近期召开的节能工作会议上也着重强调,将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并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为确保国家节能相关政策法规的顺利实施,统一规范能源管理师培训市场,针对我国目前缺少节能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开展能源管理师人员能力验证,缓解能源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紧缺的现状。

能源管理师的作用:

1、对能源消耗进行集中管理

当前重点用能企业用能设备较为分散,构建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提升企业的能耗管理水平和设备管理水平,实现能耗集中管理。

2、对能耗信息的采集、管理、分析、利用

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掌握用能设备的运行情况、能耗情况、通过对能耗的对比分析,可以对设备预防性的维护,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3、优化能源管理流程,建立客观能耗改进方案

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监控和能源管理的优化和改造,同时实现设备管理和能耗数据统计信息化,为企业提出能耗改进方案,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数据支持。

4、减少能源系统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的规模较为庞大,能耗设备繁多,区域纵横交错,依靠传统手段进行运检、维修管理的工关注国信弘创小马获取更多报名详情作量大,成本高。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可实现简化能源运行管理,减少日常管理人力的投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生产率。

5、提升对设备故障和异常处理的响应速度和能力

运维人员通过智能设备:如电脑、手机APP等方式,随时在线掌握系统的运行和设备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态影响扩大造成对经济和生产上的损失。

6、控制企业用能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科学的数据报表及分析,优化能源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改进能源使用方式,发现设备用能异常,实时了解企业的能源需求及能耗状况,减少用能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终实现企业对能耗支出成本的可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