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5日,早晨,金沙日伪警备队监狱。

东北角的牢房门口,送饭的看守向牢内递完饭食之后,突然冲里面问了句:

“你们当中,谁叫宋军呀?”

一个头发蓬乱,鼻梁上戴着眼镜的男子随后站了出来,他是《南通报》的记者,因为在报刊上宣传抗日思想,被日伪军抓入了牢房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就是。”

此时的宋军,虽然被敌人施以严刑峻法,遍体鳞伤,却依然保持着知识分子的从容不迫,他站直了身子,平静地回答道。

“哦,”那看守上下打量了宋军一番,然后带一丝戏弄的口吻通知道:“你就是宋军?那提前给你说一声,今天送完这顿饭,明天就不送你那份儿了。”

看守说完便转身走了,牢房内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所有人都放下了饭碗,看着呆愣在牢房门口的宋军,内心不由叹息了起来。刚才的那句话,所有人的心里都明白,看来,敌人明天就要对宋军下毒手了。

牢房之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当中。

人们看着宋军的背影,想要说些安慰的话,可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他们这些人都是一些热血未冷的爱国者,之所以被关在这里,都是因为不甘沦为亡国之奴罢了。

不过,这里面倒是有一个例外,此人名叫徐文惠,他并不是抗日者,只不过是一普通村民。他之所以被抓进来,说来也真是够倒霉的。

两天前的晚上,徐文惠在自家门口铺了一张凉席纳凉,才睡下不久,门前突然路过了一队夜行的日伪军,其中一名日军军官看到惊慌失措的徐文惠后,指着徐文惠,硬说他是新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徐文惠被一众日伪军捆绑着,连夜带回了金沙日伪警备队,挨了一通打之后,便被关进了监牢之中。被关进来的徐文惠,一直自怨自艾,整日里缩在墙角处,也不跟人交流,不时地长吁短叹着。

谁都没有想到,就在所有人都陷入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直像个闷葫芦的徐文惠,竟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也不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要找到一只铁钉,咱们就能逃出去。”

徐文惠站起身,走到宋军的背后,环顾了一圈四周之后,低声对众人说道。

一听说能逃出去,大家的眼中都流露出了热切的希冀,然而,下一刻,当众人环顾牢房之内后,却不禁抿紧了嘴唇,牢房之内,空荡荡的,哪里找得到半支铁钉的影迹呢?

正当人们再次陷入绝望之际,靠近牢房窗口处的一个人,突然指着窗口处的毛铁丝网低声喊道:

“没有铁钉,咱们掰断一根铁丝,看看能不能行?”

找不到铁钉,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能找到什么金属物就用什么了,随后,大家动手折断了一截铁丝。徐文惠拿到铁丝之后,将其一端磨尖做成钩子,将另一端用小石头打折成一个小扣,做成一个比较锋利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文惠与众人商量合计之后,由一人站在牢房门口负责放风,其他人等蹲坐在徐文惠的身前,负责掩护、遮挡。

徐文惠则背对牢房,用小铁丝慢慢撬开了牢房西北角处,一块稍微朽烂的地板,撬开地板之后,徐文惠伸手向下摸索,随后发现墙角处,有一处的砖头比较潮湿。随后,徐文惠便小心翼翼地用铁丝一点点地拨动、钩拉,期间看守几次巡逻,都没有发现屋内的“异常情况”。

就这样,众人轮流一直掏弄到了接近半夜之时,最终掏出了墙角处的那块小砖。

掏开这块砖后,众人往里一摸,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这个牢房的墙壁竟然是夹墙,里面还有砖块,还得继续掏。但此时,也别无选择,随后大家又硬着头皮,一块一块地继续拆着,一直拆到了下半夜,最终拆出了一个勉强可容一人钻出去的洞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文惠走到了牢房门口,向外张望了片刻,夜深人静,外面的看守也耐不住困乏,在岗楼处昏昏睡去了。

趁着这个机会,徐文惠来到洞口处,用脚猛地蹬开了夹墙的外层,墙外杂草丛生,间接地抵消了不少砖石倒塌的声音,一个通向外面的孔洞霍然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走!”徐文惠摆了摆手,当即率先钻了出去,随后是宋军等人,依次钻出了牢房。

此时,监牢院内,寂静一片,徐文惠等人所处的牢房比较偏僻,后面就是监牢的围墙,徐文惠与众人弯着腰,悄悄地摸到了围墙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踩着我上去,”徐文惠看了眼众人,悄声道。随后,众人一个个踩着徐文惠的肩膀,越过了围墙,最后一个上去的是宋军,当对方骑上围墙之后,便伸手拉着徐文惠翻过了墙头。

当晚,众人逃出虎口之后,连夜沿着监牢外的沟壑,一路狂奔,最终脱离了险境。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47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南通文史资料》,徐文惠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