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卢珊 王敏妍

日前,记者在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梅村的南华草菇扶贫示范基地大棚里看到,一排排整齐摆放着的镀锌架子上,每层菇床都挤满了灰褐色的菌菇。赶上出菇季节,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赶早采摘新鲜的草菇,分拣、打包,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送到市民的餐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待采收的一簇草菇

据了解,草菇栽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草菇因常常生长在潮湿腐烂的稻草中而得名,其营养价值极高,富含磷、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广阔。“南华草菇”也叫兰花菇,最早起源便在韶关曲江南华禅寺。

清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修、陈昌齐等修纂《广东通志》有“南华菇”一条,引江藩《舟车闻见录》称“南人谓菌为蕈,豫章、岭南又谓之菰(同菇)。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其味不减于北地蘑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菇床上,草菇长势喜人 基地负责人供图

位于梅村的南华草菇栽培基地现占地51亩,建有20个智能化温室菇棚,总投资500多万元,目前草菇年产量约100吨,年产值可达150多万元,该基地产出的优质南华草菇不仅能满足本地市场,还走出粤北山区、辐射大湾区市场,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证书。2022年,南华草菇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创立这个公司的初心很简单,想将自身所学、发挥余热用于发展壮大韶关食用菌产业。”韶关学院微生物专业退休教授、玉蕈菌业负责人方白玉说,选择成为一名种植南华草菇的“菇勇者”,一方面是传承韶关草菇历史,一方面又能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还能给周边留守的老百姓提供一个平台,学习栽种技术,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土壤温度

据悉,草菇栽培带动了周边20余户村民就业,固定工人年收入可达5万-6万元。住在距离基地不远的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旗岭村村民贺旦英表示,自己在草菇基地工作已有好几年时间,“每个月能多几千元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在浈江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基地还推出了研学游,从草菇的历史到草菇的培育、种植、采摘,吸引了不少游客。”方白玉说,文旅融合,发挥出一片土地的多重价值,这应该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浈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当地充分挖掘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资源要素,厚植特色产业优势,深挖产业多种功能,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形成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康养一体化发展,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促进乡村振兴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升级。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牛智杰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