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舅舅是母亲唯一的胞弟。姐弟俩命苦,十几岁殁了父母。母亲16岁出嫁后,舅舅就成了孤儿。六十年代末,大队支书看舅舅一人孤单在家,生活多有不便,便推荐舅舅当了兵。舅舅虽识字不多,但在部队积极肯干,表现良好,多次立功受奖。部队服役7年后,舅舅转业到省城一家企业,当了一名正式工人。

舅舅立足省城后,最牵挂的就是他的姐姐,我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32岁那年,我的父亲得病去世。从此我们孤儿寡母生活进入了冰冷期。舅舅以最大的诚意和无私的奉献帮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童年时期。

记忆中,舅舅每月给母亲寄10元钱。每到月末,乡邮员将舅舅的汇款单送到母亲手里,母亲反复地用手摩挲着汇款单,显得非常激动,也很高兴,嘴里不停地说:“你舅舅又给咱汇钱了。”

舅舅的汇款单呈深绿色,长13厘米、宽5厘米左右。上面有舅舅亲笔写的收、汇款地址和数额,附言栏里还写着三两句话:“给你寄款10元,请姐姐注意查收。”

妈妈拿上汇款单和自己的印章,领上我到大队部开了证明信,去邮局取了钱。母亲说:“你舅对咱真好,自己挣钱不多,月月寄10元钱,要不是舅舅,咱日子就没法过,你也念不了书。你要记住舅舅对咱家的恩情,千万不能忘本,记住了吗?”我说记住了。

母亲从邮局领了钱后,嘱咐我赶紧给舅舅写回信。母亲说:“你就写:寄给我的10元钱收到了。姐拖累你了。你每月工资不到三十元钱,城里花销大,你应该把钱攒起来娶媳妇,你以后就别寄钱了。”

刚开始是初中毕业的大哥给舅舅写信。他文科学得好,看的书多,写信没有任何问题。每次大哥写信,我就趴在一旁看着。大哥说:“写信有抬头称呼,第一段一般是对长辈的称呼。中间写要说的事情,一件事说清楚后,才能接着写其它事。把要说的事写完了,最后落款写上此致敬礼,写信人的姓名、年月日。”看大哥写的信多了,我自告奋勇要给舅舅写信。

大哥说:“那好,以后你就写信,我就不用写了。”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接过给舅舅写信的重任。写信时,我不满足母亲的叮咛,还私自添加上许多问候话。比如:“舅舅,你钱够用吗?你每月给我们寄钱,你没钱了咋办?如果没有钱就不要寄了,妈妈说她会想办法的。你要多休息,注意身体,不要劳累云云。”每次给舅舅写信,我打好底稿,仔细的修改好,认真抄写在信纸上,然后给妈妈念了才从邮局寄出。

舅舅回信称赞我信写得好,很懂事,将来有出息。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念书,一家人的希望就寄托在我身上。

有了舅舅寄回的10元钱,我们饭碗里有了盐巴味,晚上的煤油灯也能多亮一会,兄妹也不再为几元钱的学费发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舅舅每隔三年从省城回来探亲一次,回来时大包小包,里面不是水果糖就是糕点。

童年时期,我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敢奢望吃糖果糕点。有时候舅舅的提包就搁在桌子上,口子开着,花花绿绿的糖果纸让人眼花缭乱,水果糖散发出的甜味沁人心脾,钻入我的鼻孔,让我和妹妹垂涎三尺,魂不守舍。

舅舅好像故意不给我们吃似的,在炕头上笑嘻嘻地注视着我俩,惹我们流口水。妹妹装作抹桌子、扫地,围着舅舅的提包出来进去打几个来回,手就是不敢往提包里伸。唯有我瞅准舅舅不注意的间隙,手猛地伸进舅舅的提包里,抓三五颗糖果,向着舅舅嘿嘿一笑,夺门而出。妹妹跟在我后面撵着要糖吃。

身后传来舅舅对母亲说话声:“姐,你家老三将来肯定有出息。你看,他机灵得很,趁我不注意,抓了一把糖果。你女儿看似聪明,实则胆小,想吃糖光兜圈子,不敢动手,证明她没胆量。”

舅舅探亲的几天里,是我们兄妹最快乐的日子。我们天天有糖果糕点吃,有好东西玩,我们以有舅舅为荣,在玩伴中有了炫耀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舅舅一米八的个子,方脸庞,两只大眼炯炯有神,属于长得帅气容易被姑娘看好的那种。和舅舅同厂的一位漂亮姑娘硬是穷追不舍,下嫁给了舅舅。

妗子生在城里长在城里,有文化,气质高雅,人又漂亮。舅舅从小缺爹少娘,生活困苦,手里没有攥过多少票子,加上文化程度低,一年四季总是穿着褪了色的工作服。当时许多人认为舅舅妗子三观不同,家庭出身悬殊较大,并不看好他俩的婚姻。刚结婚那阵,舅舅妗子互相谦让,日子倒也甜甜美美。家里大小事由妗子说了算,舅舅从不争辩,遇事一直忍让。

或许是舅舅生性脾气倔犟,过惯了农村极简朴的生活,慢慢的看不惯妗子的大手大脚。也可能是妗子太强势的缘故。时间一长,两人无形中有了间隙,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各奔东西。舅舅从此没有再娶,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舅舅说,自他结婚后,给我母亲写信寄钱都是妗子以舅舅的口气写的。多年了,我都没有看出舅舅和妗子字体有什么两样。

2000年10月,舅舅回来探亲时才告诉母亲真相的。我很惊讶:舅舅和妗子性格差异大,两人共同语言少,但在对待资助母亲和外甥这个事上,都是出奇的一致。

舅舅探亲时跟母亲说,他俩实在过不下去才离婚了。母亲哭成了泪人,怨舅舅:“你都什么年纪了,将就着往前过呗,为啥偏要离婚呢?”

舅舅说:“这事不怪弟媳,都怪我下岗失业,没本事造成的。”

后来舅舅探亲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从母亲嘴里知道,舅舅离婚后有一段时间非常孤独。但我还是坚持每月给舅舅写信,向他问安。他也及时回信,问母亲身体好不好,说我信越写越好了。同时叮嘱我好好孝敬母亲,好好做人,给母亲争气。当然舅舅逢年过节还是给母亲寄钱。这时候不再是10元,而是50或者100,让母亲买件衣服,平时零花用。

那年我从基层调到县上,接舅舅和母亲来县城住了几天。舅舅见我事业有成,媳妇贤惠,对母亲非常孝顺。舅舅说他这下心安了,母亲的苦难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表妹出嫁以后,舅舅了却了最大的心愿,人也闲了,每天除了散步健身,一个人乐得逍遥自在,回老家探亲次数多了。一年回来一到两次亲。快八十岁的舅舅头发雪白,衣着朴素,精神矍铄,爱说爱笑。他回来多则一月,少则十来天,走时总不忘给母亲留些零花钱。

母亲坚辞不要,说:“现在日子好了,我有钱,花不完。再说八十多岁了,有钱也花不了。”

舅舅嘴里说:“行,以后不给你钱了。”

但舅舅走后,母亲在枕头下又发现了舅舅留下来的一沓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舅舅2021年4月回来,我坐车回老家去看他,并诚心邀请舅舅上县城在我家住上一段时间。舅舅不肯。他说他住老家自在,还能和熟人聊聊天,拉拉家常,说说体己话。

这天中午,我专门邀上县城工作的两位表弟回了趟老家。在街上新落成的财源酒店摆了一桌酒席。舅舅、母亲等十几个人亲戚难得聚在一起,非常开心。我点了12道地方风味特色小菜,菜味道还不错。

结账时,服务员说:“428元,你开420元就行了。”

舅舅一听,说:“这么贵?”

服务员说:“你们点这菜算什么贵?很平常的一顿便饭而已,不及有钱人家一个酒场三分之一呢。”

服务员不屑一顾,露出鄙视的目光,头扭向一边。

舅舅说:“你把没吃完的几个剩菜全部打包提回去吃,不能浪费。”

见舅舅这么说,我只得让服务员打包,将剩菜剩汤提回家去。

舅舅回家后耿耿于怀,一直念叨着,说:“在食堂吃饭太奢侈、太浪费了,400多元能买4袋小麦面粉,够你们全家吃半年。你忘了过去缺吃少穿的年代?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啊!”

我说:“舅舅,你这辈子你对我母亲、我们兄妹太好了,给您老人家管顿便饭应该的!”

母亲后来对我说,舅舅的退休金不高,每月只有两千多元,一辈子极俭省,从不浪费一分线、一粒粮食,没买过上档次的衣服,但对她却是最奢侈的。

恍惚间,舅舅和母亲都近八旬了。我给母亲买了智能手机,舅舅和母亲经常聊电话煲。

年近六旬的我,还是天天盼着舅舅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