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网购实力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

有人惊叹快递发展太快的时候,却忽略了快递的历史渊源,直接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

只不过那个时代的快递平民百姓用不起,也用不到,他们递的是政令、军报等内容。

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了驿传,也就是现在的快递公司的雏形。等要递的内容越来越重要,路程也越来越远的时候,驿站就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和通信设施之一的驿站,始于西周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和发达的交通网络。

它们分布在长途道路上,提供了驿马、驿船、驿车等交通工具,以便官员、商人、旅客等人员进行长途旅行或传递消息。

在驿站系统中,“八百里加急”是一种特殊的快速传递制度,它并不是某一个朝代建立的,而是通过不同朝代逐渐演变而来的,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驿站通信制度。

岑参曾在《初到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对于800里加急有过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驿骑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可见它的速度之快。

按照规定,只有重要情况发生,需要紧急通知的时候,驿站系统会派遣特别的马递员,骑马连续行驶八百里路程,并在途中不停歇地更换马匹,以保证信息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

八百里加急”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在历史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紧急传递政治命令、战争情报、灾害消息、运送生鲜等等。

这种制度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保证了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目的地,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商业等领域的运作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

在古代,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限制,货物、信息传递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代人们开发了“加急”服务,使得特定的信息、货物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传达到目的地。

在秦代,基于“五里一邮”的制度,邮驿机构已经开始形成。

到了汉代,为了更好地加强国内交通和文书传递,邮驿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在交通要道上,隔三十里建立了一种新的机构,称为“置”,也叫做“驿置”或“传置”,主要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和信息。

当时的邮驿机构已经使用专用马车,这种马车叫做“传车”,专门用于快递传递。

而使用马进行快递传递则被称为“传”,用马速递称“驿”。

到了东汉以后,邮驿机构就逐渐淘汰了马车,使用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方式,同时传递文书的机构也更多地被称为“驿置”。

在投递过程中,一般采用“换马不换人”的方式,投递员一般要完成全程的投递任务。同时,古代快递对里程和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种规定被称为“程限”,以此来规范传递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后汉书·和帝纪》记载,为了能让皇帝吃上南方新鲜的荔枝和龙眼,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换马的次数、减少中转的时间等,这些“快递小哥”骑着马不停地跑,跑死了后面的人接着继续跑,直到顺利地完成任务。

这就是最初版的“八百里加急”,比给杨贵妃送荔枝还早了600年。当时要求是“日行四百里”,不过那时的“一里”大概有400米,比现在少了100米,即便如此这也是当时速度的极限,被称为“至速”。

到了隋唐时期,朝廷对于陆路的程限有了明确的要求,传马要求每天走4驿,在驿站换马需要每天走6驿,驿站之间大概相隔30里,所以每天的程限是20里至180里。

如果遇上了急件,每天要走去10驿,再急一点的送赦书,要求每天得跑500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大唐六典》记载,唐朝时期驿站数量最多时曾达到1639个,驿站工作人员有两万多人,其中驿兵就达到一万七千人。

每个驿站都设有驿舍,以便官员和旅客住宿,同时配备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等。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那时唐玄宗正在华清池和杨贵妃缠绵,两地相隔了两三千里,而这份加急军情六天之内就送到了唐玄宗手上,平均每天的速度达到500里,就全靠这些分布全国的驿站系统。

到了宋代出现了“急脚递”,被广泛用于在北宋同辽、金、西夏作战通讯。

宋朝在边境上设立急脚递,以每日400里的速度,传递边关上机要文字,直达首都汴梁。

此后,急脚递在宋朝逐渐发展起来,至宋神宗时,形成了金字牌急脚递等不同类型。

金字牌由皇帝直接下发,不经过其他人转手,沿途采用接力传送,昼夜不停,不进入递铺交接,这样可以减少在递铺的停留时间,提高传递效率。

金字牌急脚递最著名的一段史实,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以宋高宗名义一天内连发12道金字牌,让正在抗金前线与金兵厮杀的岳飞退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朝时期,驿站管理非常严密。整个驿站系统由兵部负责,其中京师设有皇华驿,各省腹地及盛京地区也设有驿站,同时军报所设立的则是驿站。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信件,都必须区分缓件和急件。

奏折、文书以及军报的驿递均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军机处发往西北两路将军、大臣的加封信函及返回文件,只允许通过军站传递。

其他类型的信件,则通常由驿站负责传递,如果是军机处的文件,往往会特意注明“马上飞递”字样,规定每天传递的距离为300里,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每天传递400里、600里,最快甚至达到800里的速度。

不太重要的事情,通讯兵每天保持100里就算不错的节奏了,“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看来也是拜通讯兵所赐。

在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出现了“红旗报捷”,专门传送战争捷报。到这个时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八百里加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百里加急在各个朝代的运行方式略有不同,但本质都差不多,都是为了高效、快速、可靠地传递信息,也都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的“快递业务”

八百里加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还有一个有趣的应用:生鲜快递!

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冷藏设备,在古代运输生鲜食品成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而驿站在这项任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西汉时期,刘邦就专门为妃子开设了运送家乡大米“专线”,而南方的一些省份为皇帝进贡荔枝、龙眼等新鲜水果,“驿马昼夜传送之”,很多驿兵累死在路上。

古代运送生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杨贵妃的荔枝了。杨贵妃生于四川,平生最喜欢吃荔枝,而且她吃的荔枝必须得是生于南海的岭南荔枝。

岭南距离长安有数千里的路程,靠着全国庞大的驿站系统, 硬生生将新鲜的荔枝送到了杨贵妃的嘴边,这期间不知累死了多少驿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为了能够让皇帝吃到新鲜的海鲜,每年山东新捕的糖蟹,直接用夹子蜜蜂,然后绑在驿马上送到长安。在明朝也有“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的诗句。

驿站系统除了能够运送生鲜,还能运送脑袋和棺柩。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徐敬业在扬州举兵造反,但他并非有能力光复唐朝的人物,不久便被李孝逸攻破,他的脑袋首便被“驿马驼入洛”。

据《旧唐书·元稹传》记载,徐州监军孟昇去世后,节度使王绍将他的丧柩运回京城,并使用国家邮传系统,给予运送券,并将棺材存放在驿站里。

虽然古代驿站系统很发达,而且八百里加急也很快,但驿站不接民间订单。

直到明朝时期才出现了镖局,有专门的镖师护送民间物质的运输,不过这个业务的收费也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是古代的快递员也有统一的着装。

在秦朝时期,驿兵被视为“水德”,在颜色上“尚黑”,数字上“尚六”。因此,用于快递业务的马匹被称为“舆六尺”,而快递员的着装都是黑色的。

到了汉朝时期,驿兵们开始穿红色的工作服。

《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载,东汉驿卒有特殊的标记,他们头裹绛红头巾,膀戴绛红套袖,身上还背着一种红白相间的专用邮包——“赤白囊”。

这些红色的服饰和邮包成了他们的标志,让人们可以轻易地认出他们的身份。

在南宋,供职当时快递公司“斥堠铺”的,朝廷还会给快递员发春、夏、冬三季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驿站制度的衰落和影响

驿站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邮件传递系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提高了邮件传递的效率和速度,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驿站制度也逐渐衰落,最终被淘汰。

在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日益严重,这也反映在了驿站制度的运作中。在正德年间,多起太监跑到各地的驿站,勒索驿银、捆打驿官的事件频频发生。

司礼太监刘允更是在奉命去西藏迎接活佛之机的过程中,在沿途水驿大肆挥霍。

他甚至在成都驿一次日支驿粮百石,蔬菜则要求一百两银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驿站为了准备入藏物资,竟然动用了高达十三万两白银的巨额资金,可见当时的驿站制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腐败现象。

除此之外,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游玩的行程也表现出了当时驿站制度的糟糕状态。他不仅所费巨大,甚至命令沿途驿站准备美女以备自己随时寻欢作乐。

这次游玩过程中,为了满足皇帝的需求,水陆驿站所征调的民夫竟然达到数十万之多,这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这些现象反映了明朝中后期驿站制度的衰落和社会治理的混乱。

到了清朝驿站系统重新恢复生机,并且通信的速度达到了中国历史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晚清,随着西方现代邮政制度的引入,中国传统的邮驿制度逐渐式微。思想家冯桂芬曾对传统邮驿提出痛,他认为“国家以有限之帑项,既饱县官私囊,复递无足轻重之例信,亦何贵此驿站为乎?”

他主张设立新式邮政,既利于官方,又便于民众。此言一出,引起了改良学者和官员的广泛支持。

最终,在内外形势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896年开始办理新式邮政,驿站逐渐被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正式宣布撤销驿站,这一改革不仅可以省去国家每年三百万的开支,而且也可借助邮政收入数百万之盈余,有利于官方和民众的双重利益。

自此,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由此彻底成为历史,而新式邮政则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驿站制度起源于战国时期,经过秦汉和隋唐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直至明清时期,随着邮政从西方传入,存在了2000多年之后,才逐渐被废除。

所幸,跟随驿站发展而兴起的中国商业贸易,随着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也越来越昌盛,就算驿站被取代之后,商业发展也继续保持了自己的生长强劲。

如今,很多驿站成了景点,也深受游客喜爱,但那份存于岁月之中无法取代的朴素,才是最值得怀念的吧。

毕竟这一路,驿站走了2000年的经历,这已经是我们无法匹敌的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