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才32岁,怎么会得结肠癌?”小婉(化名)看着自己的肠镜活检病理检查报告单,感到难以置信。

小婉平时身体挺好的,吃得下,睡得着,甚至很少便秘。直到两个多月前,她发现自己大便开始不顺畅了,两三天才解一次,偶尔左下腹还隐隐作痛,一开始她也没重视,以为是平时喝水太少,普通便秘而已。

“听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在进行大肠癌筛查,做肠镜很方便,而且还有林建江教授坐诊呢!”在闺蜜的转告下,小婉决定去红会医院检查看看。

林建江教授在门诊详细询问了小婉的情况后,林主任觉得不对劲,立马在第二天安排了肠镜检查。

没想到发现小婉的结肠里长了个“巨物”,表面凹凸不平,几乎占据了整个肠腔,肠镜都无法通过,外形高度疑似恶性肿瘤。为了尽快明确诊断,特意安排了活检送冰冻病理检查,半小时就出结果,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了。

看着不知所措的小婉,肛肠科主任金永军主任医师耐心安慰道:“别怕!你对自己要有信心,有我们林主任和整个团队为你保驾护航,我们一起勇战病魔!”

在金主任的鼓励下,小婉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林建江教授亲自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图 | 林建江教授日常手术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直肠癌,一般也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3位。

最新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翻了一倍!

国家癌症中心曾发布最新癌症数据,一个人一生患癌风险竟高达36%,其中约有1.2亿人是大肠癌高危人群,近600万人患有肠癌或早期癌前病变。

每年新发近40万例,死亡近20万人,死亡率达到了50%。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结直肠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已超美国,其中,年轻人发病比例增加,总体发病平均年龄已趋向于发达国家,而且,85%的患者诊断时多为晚期。

什么是结肠癌?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

一般来说40岁至50岁的人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大多数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自我感觉非常健康时,癌症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展数年。

结肠癌不是短期之内发生的,起病虽然隐秘,但是也总有一些信号,提示人们关注结肠。

需要注意的是,结肠癌有7个早期信号:

①、排便习惯改变:

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

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

②、大便性状改变:

变细、 血便、 黏液便等;

③、消化道症状:

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等症状;

右半结肠癌,多为右下腹部不适或隐痛,很像慢性阑尾炎发作。

④、腹部包块:

质硬、形体不规则;

晚期结肠癌由于癌肿浸润较甚致使包块可固定。

⑤、粪便带血或粘液;

右半结肠癌时,出血量小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出,隐血试验为阳性;

左半结肠癌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少数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血和粘液。

⑥、贫血及全身症状:

消瘦、乏力、低热等。

、性情改变

少数人心烦、易怒,情绪低落。发生在大肠癌典型肠道症状出现之前,其性情变化,不具有特异性。

5大因素加速结肠癌发生,结直肠癌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主要因素

1、饮食因素:

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的人群发生比例相对较高,经常高纤维饮食的人群发生比例相对较低。因为高纤维饮食可以促进肠道内容物通过的速度,使肠道和肠道内容物接触的时间缩短,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道的刺激。

2、肠道慢性炎症:

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3、癌前病变:

如结直肠息肉,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患者易发生,被视为癌前病变。

4、遗传因素:

家族有肠道肿瘤疾病史的易发病,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家族成员,是直肠癌高危人群。

5、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肥胖、大便习惯、大便量等。

诱发因素

①、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污染、饮食污染、水污染等,增加患病的概率。

②、过多食用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如油炸、烟熏、腌制食品,可引起癌症的发生。

③、长期吸烟,可诱发癌症的发生。

好发人群:

  • 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者,有患直肠癌的可能。

  • 肥胖人群,过多摄入脂肪蛋白质,缺乏膳食纤维,易患此病。

  • 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患直肠癌风险增高。

  • 长期吸烟者,可增加患病的概率。

  • 患有直肠腺瘤、溃疡性直肠炎等非直肠癌类疾病者,有患直肠癌风险。

6个预防建议

1.运动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久坐,减肥。

2.健康膳食

平时多增加粗纤维、新鲜蔬果、鱼类、坚果类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咖啡

结肠癌患者每天摄入 4 杯或以上的咖啡,复发或死亡率大大降低,总生存期也显著延长。

4.阿司匹林、叶酸、维生素D

50岁以上人群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 mg/天),服用3-5年以上的收益最为明显,可将罹患风险降低一半。

血浆中高 25(OH)D 水平可有效降低高免疫反应水平者的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叶酸在大肠癌的发展中起了「双重作用」:未发结直肠癌,补充大量叶酸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得了结直肠癌,补充大量叶酸可以促进癌症进展。

5.戒烟戒酒

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刺激。

6.重视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影响的漫长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接近90%的结直肠癌是经历了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这就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如果能够在腺瘤阶段就切除干净,就可能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通过筛查、普查,对高危人群做肠镜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结直肠腺瘤或癌前病变。

因此,一般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重视结直肠癌的筛查,具有结直肠癌高危因素者,更应引起重视。

“天津族”整理自:FM93交通之声、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