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总统座驾雪铁龙C6不到12万” “到湖北抢车”,关注汽车行业的老板是不是还对3月份的车厂降价大战记忆犹新?

当时有媒体已经高喊“燃油车的春天结束了”“合资车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等口号,甚至断定未来中国的燃油车降价潮和价格战将更加普遍和常态化。

而同为汽车行业的后市场同行很多也慌了,心想价格战会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导到后市场行业,带来汽修行业的价格战?已经经历过三年疫情的汽车后市场行业还能不能经受价格战的摧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厂“掀桌子”降价,直指汽后市场

很多人以为,这次的价格战是燃油车迫于新能源的压力发起的。

但实际上,这次降价更多是因为“国六B”排放标准即将全面执行,厂家不得已加速清库存。看似降价,其中的隐性条款和限制条件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如果曾经从事过汽车销售行业,会很清楚4S店的利润构成:即卖车本身是不赚钱的,厂家所谓的“打折卖车”,无非是促使用户成本价成交,然后在保险和保养这种长周期服务中将利润赚取回来罢了。和某手机厂商所谓“卖一部手机赔20块钱”一样。

看似车价很低,但是保险必须在4S店办理,或者说给的折扣其实是延长质保公里数和年限。有的4S店则更加直白,把“降价5万”解释为”赠送5万元的保养”。

而这样的打折确实也会对汽修行业造成影响:一是假如价格战让车辆大卖,质保期内在4S店做保养的客户会大幅增加;二是通过赠送的“保养时长”或者“保养金额大礼包”会直接延长车主在4S店保养时间,届时4S店再用其他“手段”将利润赚回来。

所以才会有门店老板开始焦虑,车厂这样的操作会不会影响未来门店的客户保有量,更激进的门店甚至可能会跟进车厂的价格战,推出“1元洗车”“9.9元换机油” 。抢占客户的场面不是没有可能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养大战“卷土重来”?价格战能否抢来客户

其实价格战在汽修保养行业并不陌生,如果是“汽修老兵”,应该记得18年的“中原保养大战”,全合成小保养你家198,我家就158,你家158我家直接99元。

低价带来的让利的确能让进店率快速提高。但从门店盈利角度,价格战烧出去的钱,要考虑通过其他途径赚回来。这其中有些门店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好在很多主打服务的门店现在依然活的很好,他们主打高服务的“398洗车”或“千元保养”依然深受车主的欢迎。

由此可见只有不明智的汽修门店才会被车厂带节奏去打价格战,真正优质的门店专注于服务,立足客户打出自己的优势,提高差异化竞争。

而车厂的销量也验证了我们判断。最新数据显示,除了特斯拉,最先跟进价格战的问界、小鹏降价后交付量并没有增长,而选择涨价的比亚迪销量不降反升。还有“不到12W的总统座驾”雪铁龙C6占领C位一整月,3月也才卖出3000多辆,价格战效果想必也不用多说。

如今进入4月份,已再无车厂去提价格战,不少汽修门店老板也可以暂时松口气。

但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汽修行业无时无刻都在经历各种“风浪”,今后的门店如何更好的活下去,同时避免价格战,让鱼“越贵”,需要汽修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