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首批车主中,已经有人开始转手卖车了,卖车的原因各不相同。

对于月收入6500元的来自江苏的00后白领曾某,小米SU7的月供高达3600元,占据了他收入的大半。尽管作为米粉,其对于小米汽车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在现实经济压力面前,他不得不选择放弃。小米汽车定价相对偏高,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来自北京的孟某在购买小米SU7时,期望它既能满足家庭出行需求,又能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然而提车后他发现,小米SU7的空间并不宽敞,也不太适合家庭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孟某卖掉小米SU7 Max版后,计划购入丰田的霸道,或华为问界M7/M9,更符合他的家庭用车需求。

除了以上两点,小米汽车的交付周期长也是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的重要原因。据悉,不少等候小米汽车的消费者,在漫长的等待中选择了其他品牌。面对新能源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小米汽车亟需在产能和交付效率上有所突破,以免错失更多消费者。作为小米造车的关键一年,雷军曾表示要冲刺12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但从目前的市场反响来看,小米汽车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