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图 周鑫军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聘用教师,农业部首批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昌福实验室技术团队

近几年,华中地区“春季鱼瘟”来势汹汹,不仅仅是草、鲫、鲂、鲌、黄颡、斑点叉尾鮰等不同品种的吃食鱼大量死亡,许多高密度养殖池塘中套养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也未能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春季鱼瘟”,养殖户朋友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减少走弯路?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鱼瘟”当前,药物拌料内服不要犯错

近期,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昌福实验室从收集到的多种病鱼肝脏、肾脏、脑脊液等部位分离致病菌,用市场上能购买到的内服抗菌药物制剂开展药敏试验。 养殖户再根据药敏实验结果,购买敏感的抗菌药物后拌料投喂,就能保证鱼类细菌性疾病的治疗百分之百成功吗?

我们认为,还需要注意以下相关问题,才能保证治疗效果达到预期。

1.抗菌药物要足量投喂——科学计算吃食鱼总体重

鱼、鳖、蛙等养殖对象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变化在不断变化,这就导致按投喂饲料的重量拌药会直接改变投喂药物的浓度,所以,不能按饲料的投喂量计算药物的使用量!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首先尽可能准确的估算当前池塘中所有吃食鱼的总体重,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敏感的药物足量拌料投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选择新鲜无霉变、易于消化的饲料拌药

水生动物发生细菌性疾病需要投喂抗菌内服药物时,饲料只是内服药物的载体。一般来说,养殖对象越少的摄入载体越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低、易于消化的载体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选择拌药饲料的标准:新鲜无霉变、易于消化。严禁投喂超过保质期的、可能变质的饲料。

先投喂少量的未拌药饲料,让部分健康的个体抢食,再投喂药饵饲料,使那些食欲减退、抢食能力较弱、但仍能摄食的患病个体,也能吃到足量的药物。

3.足疗程投喂

许多养殖户在购买到敏感的抗生素制剂后,科学拌料投喂了3天,第4天发现死鱼数量大幅减少(药物开始显效,致病菌被抑制),养殖户认为鱼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决定停止投喂药物,以节约成本(疗程不足,致病菌暂时偃旗息鼓)。数天后,死鱼开始增量,甚至大幅增加(致病菌卷土重来,并对之前使用的药物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我们建议:投喂敏感药物,以完全停止死鱼二天后才能停药。具体拌药投喂天数,根据致病菌毒力强弱、传播速度快慢和养殖对象感染率及感染后病症严重程度决定。而不能机械的执行说明书标注的3-5天或5-7天的时限。

4.不在阳光直射下拌药、现拌现喂

药物遇光分解、在空气中可能氧化失效。饲料拌药后立即投喂是治疗某些疾病的关键点之一,拌和药物后的饲料即便是存放于阴凉处,过长的间隔时间也会导致药物氧化、失效。因此,内服药物现拌现喂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有些养殖户很早就将药物拌合在饲料中,存放在投饵机里,设定开机时间后离开,任由夏季高温暴晒,导致药物和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氧化、失效、变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购买同一生产企业、相同批次的药物

药敏试验所用的抗生素制剂是不同区域的养殖户自行带来(寄来)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昌福实验室,我们提醒养殖户拿到实验结果后,尽可能购买与实验药物同一产生批次的产品。

6.一天只拌药投喂一次,不要将药物分次投喂

投喂的药物必须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并维持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抑制或杀死进入鱼体的致病菌。

一般来说,傍晚时分吃食鱼的食欲较早上和中午旺盛,所以我们选择在晚餐时拌料投喂内服药物,以 确保药物被摄食后能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并持续一段时间。

7.谨慎联合用药

不同种类药物之间联合用药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拮抗作用(1+1<2);相加作用(1+1=2);协同作用(1+1>2);毒副作用(1+1<0)。一般来说,用药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越高!

在养殖对象发生疾病需要使用内服药物时,能用一种敏感的抗生素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联合使用二种,更不要将配方不明的多种内服药物混合饲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人类找到抗生素对付细菌性疾病以来,已经有很多种抗生素在刚使用时从对许多种致病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发展到现在超大剂量使用都无法起到抑菌作用的地步;目前,对很多种抗生素都具有强大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已经频频出现,留给我们的余地已经不多了,减少抗生素不必要的使用和合理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已经迫在眉睫!

很多养殖户会误以为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抗生素的配方都是一样的,可以混合在一起使用;其实,国标兽药的配方属于制药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产品说明书上标称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都是符合国标说明书要求的,但是具体真实配方却是各生产企业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自行调整的,可以添加各种增效剂或辅料。所以,同样是国标10%的恩诺沙星粉,不同生产企业的实际配方可能是不一样的,不建议在搞不清真实配方的情况下将不同生产企业的中草药、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即便是同一个生产厂家生产的内服药物也要咨询该厂的配方师后才能确定是否可以联合使用。

在养殖对象感染致病菌,出现明显症状或开始少量死亡时,及时送病样到实验室,开展药敏试验,找出对症的敏感药物,科学的拌料投喂,才是最根本且最节约的治疗方式。等胡乱用药后死鱼仍然无法控制,甚至越死越多,再来做药敏试验,通常都很难找出敏感药物了。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ncbd0000),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周鑫军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聘用教师,农业部首批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昌福实验室技术团队

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