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后回农村,找了一个乡下老伴,从此我的生活一地鸡毛

讲述:林权德

撰写:明豪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叫林权德,65岁,早些年从一家国企退休后,回到老家乡下养老。

五年前,我的妻子因病离世,独生儿子亚辉一家在武汉工作生活,我早习惯了一个人独居。

退休后,亚辉三番五次要我去武汉和他们一起生活,我住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还是不习惯,就独自回老家农村生活。

早年我在老家建了一栋两层楼房,后面是一片竹林,屋头有几块菜地,门口有一个池塘,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年轻时我喜欢体育运动,锻炼了一副好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厨艺也还不错,照顾自己一人的生活起居,不在话下。

我闲来无事,每天去菜地种些瓜果蔬菜,或坐在池塘边看看鸭子戏水,和邻居老人聊聊天,或顺着田间小道散散步。累了回家看看电视、浏览新闻,自己做点吃的,倒也自得其乐。

逢节假日,儿子一家开车回来看我,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家里顿时热闹起来。距离产生美,儿子、儿媳和孙子,和我相处融洽,充满浓浓亲情。

因不能时时在身边照顾我,儿子充满愧疚心理,每次回来都要给钱我,我不肯要,我的退休金足够我的吃穿用度。相反,每次他们离开时,我还拼命往他的汽车后备箱里塞瓜果蔬菜。

有一天,邻村的媒婆刘翠花来到我家,从此打破了我生活的宁静。

刘媒婆满脸笑容对我说:“权德哥,你一个人虽然过得逍遥自在,但年纪大了,总有个病病痛痛的时候,身边也要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端茶倒水,料理你吃喝。你儿子不在身边,又忙于工作,不可能时时顾及到你,身边还是要有个老伴,又能陪你唠唠嗑,打发时间。”

妻子离开我这些年,我也常常怀念当年那段相濡以沫的时光。听到刘媒婆这么说,我也有些动心了,便对她说:“到了我这个年纪,要么就不要动找老伴的念头,要么就找个身体健康、年轻点、勤快点的,而且那边家庭不能琐事太多,你说是吧?”

刘媒婆连连点头,说:“放心吧,我帮你介绍的这个女人叫冬梅,年龄很轻,才55岁,又漂亮又勤劳,老公早几年不在了,儿女也成家立业了,你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见我没有反对,刘媒婆就张罗我和冬梅去她家见面。我们彼此相见,感觉还好,冬梅虽年过半百,徐娘半老,风姿绰约。而我常年锻炼的缘故,身姿挺拔,面色红润,像是只有五十几岁的人,冬梅对我也挺满意。

我打电话给儿子,有些尴尬的提起此事,儿子倒挺支持,也希望有个人在身边照顾我。于是,我和儿子一家,冬梅和儿女一家,两大家人约在一起,吃个便饭,认识一下,商量细节,把事情定下来了。

我们选了一个日子,简单办了两桌酒,请亲朋好友吃餐饭,庆祝一下,冬梅便搬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始那段时间,如同老树发新芽,老年人的爱情,像着了火的老房子,熊熊燃烧。她每天做好早餐,我们吃完后,或去菜地忙半天,或出去逛逛集市,回来后一起做饭,晚饭后去竹林散散步,我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几个月后,冬梅的小女儿添了一个外孙女。冬梅和我商量,她女婿兄弟三个,都分家了,她女儿和婆婆关系不好,婆婆既没精力也不愿意照顾女儿,因此她要去照顾女儿坐月子,这段时间就不回来了。

我也不是婆婆妈妈、小气之人,冬梅添了外孙女,也是我的外孙女,我自然赞成冬梅去照顾女儿和小宝宝。这样,冬梅收拾好换洗衣服,我给了她2000元留在身上备用,毕竟一个农妇也没有收入来源,随后女婿骑摩托车过来把她接走了。

冬梅这一走就是半个月,中途回来拿衣服,第2天走了,又是半个月。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突然又是孤身一人,她离开这段时间,我还有些不适应。

外孙女办满月酒时,不能让那边女儿和女婿有话说,我去参加了,给了2000元礼金。

满月后,冬梅终于回来了,但住不了几天,总是挂念女儿辛苦,又去照顾她们几天。然后再回来几天,再过去几天,当然每次不会空手过去,或带一点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或买一些礼品,每次我也会给她一些零用钱。

外孙女满一周岁办酒席,我自然也少不了送一笔礼金。等到外孙女会走路了,冬梅这才去女儿家少了,每个月去住几天。

冬梅的大儿子志成33岁,孙子晓阳8岁,他们偶尔来我家,看看我和冬梅,我们自然也少不了好酒好菜招待。有一个星期天,志成带着晓阳又过来看我们,饭桌上喝了两杯酒后,志成说:“爸,妈,我们打算在城里按揭一套房子,晓阳去城里上学方便一点,我手头上钱不够,麻烦你们能不能借我一万元,来年还给你们。”

老家农村攀比心重,没有娶媳妇的家庭需要在城里买房子,才有媳妇愿意上门。以前在农村结婚、没有在城里买房子的家庭,有了孩子,很多都转到城里上学,也要在城里买房子。

农村风气是这样,也属人之常情,我也只能大力支持,取了一万元借给志成。因为是建好的楼房,志成很快拿到房子,简单装修后,年底就搬进去,准备过年。

大年初六,志成办贺屋酒,农村乔迁之喜是大事,礼金送少了,面子上会不好看。我和冬梅商量送多少礼金合适,后来决定送了5000元礼金,不多不少,在农村也还过得去。

志成每月要还按揭,一家人也要生活,主要靠他一个人打工赚钱,儿媳打下临时工,收入有限,因此他们借我的一万元迟迟未还,他们没说,我也没提,后来不了了之。

转眼间,孙子晓阳十岁了,农村孩子过十岁生日是很看重的,又要办酒席,我们作为爷爷奶奶,又送了2000元礼金。

至于平时,冬梅那边的亲戚,我这边的亲戚,赶情送礼,少不了很多开支,我的退休金有限,愈发觉得有些压力。

这些年来,我对亲儿子和亲孙子都没花过什么钱,他们也不愿要我的钱,相反我都花费在冬梅那边的亲戚。我虽然没有和冬梅说过什么,但内心还是有一丝不痛快。

晓阳进城上学后,志东两口子平时要上班,提议我和冬梅去城里的房子住,帮助接送晓阳上学放学,做饭。毕竟也不是我的亲儿子和亲孙子,我觉得不方便,不想去。

冬梅和我商量后,就自己一人过去了,每个月回来几天,去的时候拿大包小包的蔬菜瓜果,我还要给她零用钱。

我又过上了孤家寡人的生活,和儿子亚辉打电话说起此事,我也是一肚子怨气,亚辉也很无奈。

冬梅每次回来时,我不免发几句牢骚,冬梅和我争吵起来,怪我小气,说是老人帮帮儿女也属正常。

直到有一天,冬梅的小女儿女婿也要去城里买房,开口向我借钱,冬梅对我说,要和儿子做到一样,借他们一万元,再送5000元礼金。我积压的怨气一下爆发,和冬梅大吵一架。

冬梅一气之下,去了她儿子家,一个月没回来,我也没打电话给她。

我每天处于焦虑中,身心疲惫,和亚辉商量后,决定和冬梅分手。我和冬梅坐在一起,刘媒婆一番劝解,没有作用。后来亚辉回来了,和那边协商后,我补偿了冬梅一笔钱,友好分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恢复了老年单身生活,我不由一阵感慨,找个老伴本是为了互相照应,现在落得一地鸡毛,我也放弃了再找老伴的念头。

后来,亚辉把我接去武汉,和他们一起生活,虽然还是不习惯,但相比再找个老伴、彼此三心二意,起码心里踏实,就这样平静安稳地度过余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