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为了让我上大学他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我永远感激老队长

我是一名北京知青,曾经在山西省临汾地区的安泽县插队落户生活了六年,差一点就做了老队长家的上门女婿。有关我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还要从我到山西农村插队落户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伟大号召,当时我正在家待业,等待着街道为我安置工作。第一时间,街道干部就到我家做工作,希望我积极响应回家号召,到广阔的天地去锤炼革命意志。

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作为毛主席的红卫兵,我怎能不听从国家的号召?第一时间,我和几名要好的同学就决定到山西农村去插队落户。只有五天的时间,父母就为我准备好了一应生活用品,我和同学们于1968年12月28日乘坐火车离开了北京,来到了山西省临汾地区的安泽县,我们九名北京来的同学被安置在安泽县郭家湾大队第六生产小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那天在公社革委会大院吃完午饭,我们来到郭家湾时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左右。那天的天气特别冷,乡亲们帮我们把行李搬到队部的两间空房子里,队长郭修良抱来了秫秸,点起火堆让我们取暖。当时屋里烟雾缭绕,呛的大家咳嗽声不断,还有的人被浓烟熏出了眼泪,可大家都感觉很温暖,是身体和内心的双重温暖。

那天的晚饭是在郭队长家吃的,一人一大碗粉条豆腐菜汤,还有咸菜和辣子酱,发面窝头(高粱面和玉米面)随便吃。伙食虽然算不上好,可大家都吃得很饱,吃得很舒心。

队部的那两间房子,一间是小队会计和队长办公开会的地方,屋里有土炕,能烧火取暖,四名女生住在了这间房子里。隔壁那间房子原来是存放杂物的仓库,我们来插队的前两天刚拾掇出来,里面打了地铺,我们五名男知青就睡在地铺上。山西的寒冬比北京还要冷,我们男生居住的那间房子门窗破损,赶上风天,晚上睡觉只能用被子蒙住头,要不然冻的头都疼。

临时帮我们做饭的是郭队长家的大女子郭春兰,郭春兰当年二十三岁,她已经是两个娃娃的妈妈了。郭春兰性格开朗,和她父亲一样淳朴善良,她每天来帮我们做饭,不是给我们端来咸菜,就是给我们拿来几个萝卜或两棵白菜。郭家湾大队附近没有集市,我们吃菜全靠乡亲们接济。

郭春兰大姐来帮我们做饭的时候,有时也会有一个年轻漂亮女子跟着来帮忙。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漂亮的年轻女子叫郭冬梅,是郭春兰的三妹,当年她才十四岁,小学刚毕业。原来,郭队长家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因为二女儿下面夭折了一个女娃,郭冬梅比她二姐郭秋月的年龄整整小了七岁。

渐渐地,我们就和桂春兰大姐熟悉了,也渐渐和郭冬梅熟悉起来,只是我们一直没见过郭队长家的二女子郭秋月。后来我们才知道,郭秋月是郭家湾小学的民办教师,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她。

第二年的麦收后,上级为我们北京知青下拨了安家费,队里为我们盖了三间宽敞的新房子,还修建了茅厕和围墙,成立了六队知青点,我们就不在队部居住了。新建的知青点就在郭队长家胡同南头,紧挨着六队的场院,因为知青点离郭队长家不远,郭队长家的三女子郭冬梅有时也到知青点找女知青玩,她见了我们男知青也会热情打招呼。

1971年麦收以后,郭队长家的二女子郭秋月出嫁了,她嫁到了邻村,就不能在郭家湾小学教书了,这样郭家湾小学就需要补充一名教师。我听郭冬梅说大队要在我们插队知青中抽调一个人去学校当民办教师。因为我小时候就有当老师的梦想,所以我很想去学校教书。我把自己的这个想法透露给了郭队长,郭队长答应去找大队书记帮我说一声。

仅凭郭队长一句话,就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我成了郭家湾小学的代课老师。虽然说是让我临时代课,但我还是发自内心地感激郭队长,毕竟是他帮了我的忙。

那年冬季回北京探亲过春节,我在北京买了两条大前门香烟,还买了北京的糕点糖果。回到山西,我送给郭队长一条香烟和一些糕点糖果,也给大队书记家送去了一条香烟和一些糕点糖果。

那天大队书记很高兴,送我从他家出来时,大队书记笑着对我说:“张老师,以后你就安心在学校当民办教师吧,我听王校长说你教书很好,学生们也喜欢听你讲课。”应该是那条香烟起到了作用,大队书记一句话,我就从一名临时代课老师转成了民办教师。

从大队书记家出来,我没回知青点,直接去了郭队长家,那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郭队长。郭队长很高兴,硬是留我在他家吃饭。看郭队长一家人都诚心诚意留我吃饭,盛情难却,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从那以后,每逢星期天休息或放学后,我给我们知青点挑水的时候,都会想着给郭队长家挑两担水,郭队长的婆姨是小脚,她不方便挑水。郭队长和郭冬梅天天都下地干活挣工分,收工回来还要去挑水,我帮一把,郭队长和郭冬梅就能轻松一些。

就这样,我和郭队长家的关系越来越好,郭队长家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让郭冬梅喊我去他们家吃,有时还给我送到知青点来。老话说日久生情,不知不觉中,郭冬梅从一个小黄毛丫头变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女子,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郭冬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记得是1973年夏天的一天中午,我刚放学回到知青点,郭冬梅端着半瓢乌黑的桑葚也来到了知青点。她刚走进院子,就被几名同学围上了,大家一看是桑葚,上来就抢,就连那几名女同学也都出手了。要不是郭冬梅抓在手里一把,我恐怕连一个桑葚都吃不到。看郭冬梅把抓在手里的桑葚给了我,大家开始起哄,说郭冬梅对我好,还说我俩是天生的一对。

尽管同学们的玩笑把我和郭冬梅弄了个大红脸,我表面上虽然很生气,可心里却在偷着乐。郭冬梅也没真生气,举着水瓢追着一名男生打了几下子,就故作生气地回家去了。

过端午节的时候,郭冬梅给我们送来了煮鸡蛋,她说每人一个煮鸡蛋,却偷偷塞给我两个。那天又有一名男同学和她开玩笑,她故作生气地说:“好心往你们嘴里抹蜜,你们还咬我的手指头,以后再也不给你们送好吃的了。”

之后的日子里,我发现郭冬梅对我越来越热情,每次我帮她家挑水或干活,她都会递给我毛巾让我擦汗,还经常拉住我留我在她家吃饭。郭大妈(郭队长的婆姨)对我也很亲切,总是对我说:“学军,你的衣裳脏了就拿过来,让冬梅帮你洗,冬梅长大了,缝缝补补的针线活都能行。”有一次郭大妈还夸奖我:“学军真是个好后生,我家要是有个学军这样的男娃该多好呀!”

中秋节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刚走出学校大门,郭冬梅突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笑着说:“学军哥,我妈烙了糖饼,让你去吃糖饼。”还没等我答应,郭冬梅突然捉住了我的胳膊,硬是把我拽到了她家。

那晚,郭大妈不光烙了糖饼,还煎了鸡蛋,郭队长买来一瓶烧酒,让我陪他喝两盅。我酒量小,几盅烧酒下肚,就感到晕乎乎的。借着酒劲,郭队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学军,我是真心喜欢你这个后生,我和冬梅妈都想让你做我家的女婿,不知你愿不愿意?”我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那天我确实喝的有点多了,看我走路摇摇晃晃的,郭队长就让郭冬梅送我回知青点。一路上,郭冬梅紧紧搀着我的胳膊,我感觉到了她的体温和心跳。长到二十二岁,我那是第一次和异性这么近距离接触,她成熟的味道令我热血沸腾,让我心神荡漾,我的酒劲也清醒了一大半。

没有媒妁之言,没有海誓山盟,我和郭冬梅相爱了,我答应做郭队长家的上门女婿,决定一辈子扎根郭家湾。

就在那年秋后,县里和地区的厂矿企业开始优先在插队知青中招工招干,当年我们郭家湾大队就有三名北京知青到地区国棉厂和焦炭厂当了工人。第二年春天,又有两人进城当了工人,还有一人到县里当了干部。知青招工进城,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1974年秋天的一个傍晚,郭队长突然来到知青点,叫我去他家吃晚饭。那天我没帮郭队长家干啥活,也不是什么节日,郭队长为什么叫我去他家吃饭,我有点疑惑。

到了郭队长家,只见大队书记也在,郭大妈已经把煎好的鸡蛋和炖好的豆腐端到了桌子上,桌子上还放着一瓶烧酒。屋里只有郭大妈一个人忙活,却没看到郭冬梅的身影。

喝了一盅酒,吃了一口菜,郭队长放下筷子,一脸凝重地对我说:“学军,今儿个叫你来,给你说个事情。之前不是说要你做我家的上门女婿嘛,这个事情就不作数了。咱大队得到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刘书记(大队书记刘宪堂)决定让你去县里参加考试……”“队长,我不走,我和冬梅都说好了,一辈子也不分开。”我态度坚决地说道。

沉默了一阵子,郭队长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学军,你是个好后生,我们一家人都喜爱你,我也很想让你做我家的女婿,可眼下知青都在招工进城,我们不能光为自己着想耽误了你的前程。刘书记也夸你是个好后生,所以才打算让你去上(需要参加文化课考试)大学……”

郭队长说完,刘书记接着说:“学军,就是因为你是个好后生,所以我才想让你去上大学,郭队长也舍不得让你走,可要是耽误了你的前程,他心里也不安生……”

一直到了很晚,刘书记才拉着我回到了知青点。第二天刚吃过早饭,刘书记就把那份来之不易的工农兵学员审批表给我送来了,并要求我赶紧准备一下,过几天就要去县里参加考试。

一连好几天,我也没看到郭冬梅的身影。后来才知道,她去了她二姐家,直到我离开郭家湾,也没能和她见上一面。

我顺利通过了文化课考试和政审,也顺利通过了体检。那年10月份,我离开了郭家湾回北京读书去了。离开郭家湾那天,郭队长一直把我送到公社汽车站,把郭大妈烙好的白面饼和煮鸡蛋塞到我的挎包里,还塞给了我五块钱。

开往县城的客场启动后,透过车窗,我看到了蹲在地上抹眼泪的老队长,在郭家湾插队落户六年,我是第一次看到老队长流泪。那一刻,我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回到北京的第二年春天,我就得到了郭冬梅订婚的消息,这个消息让我痛苦万分,心如刀割,我心爱的姑娘,最终成了别人的新娘。

2003年初冬,敬爱的老队长去世了,得到消息后我赶回郭家湾送了老队长最后一程。因为当时单位有重要会议要召开,我给郭大妈留下两千块钱,就匆匆返回了北京。第二年郭大妈也去世了,我是半个月后才得到的消息,没能送郭大妈最后一程,成了我内心永远的愧疚和遗憾。

今年端午节,我回到郭家湾看望乡亲们,也见到了我的初恋郭冬梅。郭冬梅虽然也老了,可她还是原来的模样,除了身体发福了,其他没有太大的变化。看到多年没见面的郭冬梅,我流泪了。郭冬梅却宽慰我说:“哥,都过去了,咱不难过,当年我爸做得对,要是耽误了你的前程,我们一家人心里都不会安生。现在我生活的也不赖,还有你这个当哥的牵挂着我,我知足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我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山西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亲人。敬爱的老队长和老支书,我永远怀念你们!我最亲的郭冬梅妹妹,哥哥永远爱你。

作者:草根作家(根据张学军先生讲述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