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诺大悠久的历史中,东汉末年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说英雄出乱世。这一点都没错。当时涌现出无数英雄,如曹操、刘备、孙权等。如果说智者的代表,很多人都推荐诸葛亮。他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很多人的敬佩,他的茅屋还没有放出来,就已经瓜分了天下。在那个时代,他应该算是拥有“扭转世界”的能力,否则刘备将一事无成。

不过,在那个年代,如果有一个人像诸葛亮这样杰出,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庞统。两人在当时名气不相上下,卧龙凤雏更是名满天下。只是庞统死得早,在落凤坡上,后人感慨如果当年庞统没死,就是诸葛亮了。那么中国是否有悠久的历史,是否还会有其他的变化。幸存下来的是庞统。有没有可能打败司马懿?其实有些结果是可以猜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同一个对手

如果两人中有一个幸存下来,那么他们的主要对手就是司马懿。论智商,司马懿的智商未必会比他们两人逊色。周瑜总是说他既天生又聪明。当时,他没有见到司马懿。如果周瑜活到司马懿上台的那一天,不知道会不会再吐血。

三国末期,随着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的离世,政权的对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政治权力浪潮正在席卷而来。在这个大舞台上,魏蜀之间的对决,不再是刘备和曹操。反而变成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领导人,以后难免要正面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活动地点和时间是诸葛亮的北伐,上演了一场“心机”。彼此可以说你来我往,互不占便宜。蜀国没有北伐成功,魏国没有夺得蜀国。总的来说,他们各有各的优势,几乎没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互相珍惜,互相欣赏

司马懿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魏国的综合国力远胜于蜀国,几乎不用担心物质问题。诸葛亮在这里的优势更多的是他的智慧,比司马懿高。但是,后援却远不如对方。蜀国的北伐一向不被看好,觉得太消耗国力了。赤壁之战,曹操输得很惨,可以迅速“翻身”,但蜀国如果输一次,那就全军覆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懿担心问题。除了诸葛亮,国内还有政敌。此时的政权是曹家,他们中有人担心司马懿太强大,所以防备性很强。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得万劫不复的境地。都说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是你的敌人,这根本不是真的。司马懿和诸葛亮交锋时,他们瞄准了对方的弱点,希望将对方杀死。

诸葛亮和司马懿交手的时候,当时的蜀国没有优势,所以粮草没有准备好。要想改变这场大战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马上决战,所以诸葛亮想尽办法羞辱司马懿。女人的衣服他还送人,要是换了别人说,他早就气炸了。但是司马懿忍住了这一口气,并没有被他忽悠。看得出来,此人不简单,常人所不能忍的,他也不能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城计应该是双方的又一次交锋,更像是一场心理博弈。当时战局向司马懿倾斜,诸葛亮没有任何优势,几乎无力应对。不过,他巧妙地趁着对方多疑,猜到对方是担心自己成为游戏的主人,所以才巧妙地布下了这个计策。这一次应该是司马懿距离胜利最近的一次。他几乎灭了蜀国,成就了一千年的功业。

庞统未能改变局面

与司马懿相比,诸葛亮最大的劣势是国力不如对方。这是人力无法做到的。有些时候,问我为什么不是卫国人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这种大戏在国际舞台上屡屡上演。一些国家领导人的政策给人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原因就是国力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北方的经济比南方好。在四川等地,司马懿一方无论是粮草还是武器装备,都比蜀方好很多,这是诸葛亮所没有的。即使庞统在世,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些情况。他是参赞,不是经济学家,他让舒一夜暴富。

虽然说人可以征服自然,但有时候也是有一些客观条件的。如果外在条件不足,再聪明的人也会束手无策。以蜀国的情况,说真话不足以平天下。不管魏氏政权如何更迭,他们最终还是能够统一天下的。这是肯定的。客观的说,诸葛亮已经把蜀国做到了极致。没有他,蜀国早就覆灭了,有点逆天了。对于最终灭亡蜀国,我实在不能对他太苛刻,这是天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败的“英雄”很多

人们常说,天地分久,天合久。这是一个确定的数字。最终统一天下的人,绝对是实力最强的人。春秋战国时期,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灭了其他六国。这个时代涌现出不少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比如屈原、李牧等人,但依然无力阻挡大秦铁骑。

在中国统一的情况下,出现过很多次,比如南北朝以后,国家分裂成几个政权。中间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想要统一天下的优秀君主。像宇文邕、高欢、刘裕等人,都是很有本事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天下大一统未能实现,只能以遗憾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想立下一份震动天地、泣鬼神的事业。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周围的环境,能不能给自己“加分”。否则,世上也不会有像项羽、文天祥等那么多悲剧英雄,不是输给别人,而是输给自己出生的年龄。

总结

无论是庞统还是诸葛亮,其实都没有办法阻止天下一统的趋势,魏国才是最后的赢家。这是历史规律,个人无法阻止,但有些人不认命。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文人气节,对“投降”十分反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求心安。那时候,在那种环境下战斗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蟑螂怎么可能动摇大叔,就是这个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