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名师名校长峰会在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期间举行。本次峰会主要包括“物联科技赋能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 激发教育发展新动能”两大主题论坛。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裕秋,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吕同舟,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夏国明分别为大会致辞。

峰会期间,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地的专家学者、教育局局长,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主题分享。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王陆教授带来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内隐的,而教学行为是可观察的。以此为切入点,她结合数字化催生教学研究新样态、从数据发现到现象的认识、从价值重构到规律探索等多方面,介绍了大数据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科学采集、处理及利用。

上海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竺建伟以《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介绍了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即针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碎片化建设、脉冲式应用等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行业、区域统筹规划,以学校为最小单位整体。同时,详细介绍了上海市宝山区构建“11N25”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上海市长宁区建设区域“数字基座”的典型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术委员、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原社长许林作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研发建设工作为主线,介绍了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业务情况、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情况。他指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宗旨是丰富资源、拓展功能、强化应用,更好服务全国中小学生,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施建国以《数字化激发教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为主题作了分享。随着感知、传输、存储与计算的技术发展,改变了教育认知和交互方式。他提出,系统性塑造变革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诉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基础、数据化计算是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峰会上,安徽省蚌埠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协副主席、教体局局长闫淑青,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旭军,分别分享了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李川筑、新华三智能终端产品线副总裁周明分别介绍了企业新产品、新技术。

此次峰会,抓住教育装备行业热点难点问题,深层次探讨了现代教育装备在教育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为全体参会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助力各级教育管理者、中小学校长、教研人员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