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桐山

过去几个月,美国公司Open AI的人工智能ChatGPT发布之后,全球掀起一股人工智能风。不仅中美等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布自己的模型,连香港都要沾沾边。最近香港众多官员包括特首李家超和财爷陈茂波等,纷纷在出席活动的时候提及,香港会支持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作为香港人,我都想香港可以在互联网时代追回失地,但理性、常识告诉我,现实可能性近乎零。互联网时代,香港要再创辉煌,必须突破香港的内外网限制,否则一切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很搞笑。这波人工智能风是怎么来的?是Open AI几个月前发布ChatGPT,然后大家纷纷试用、畅想,现在中美两国政府都着眼在监管上,生怕被对方抢占先机占领了先机。

这里有几个角色,首先是初创公司Open AI,这家公司被微软收购了,微软是互联网巨头公司,可以将初创技术投入应用。也就是说,初创公司的新技术逐渐成熟后(新技术永远不能等到成熟才投入应用),应用巨头买了你,马上就有海量的人去应用。然后,政府的角色是监管。

但香港很奇怪,一班政府官员出来说:我们支持支持、出个蓝图规划,这有什么用?企业没有突破,一味靠政府推动,纯粹倒钱落海。人家是企业在推动技术发展,政府在监管;我们是企业没有动静,政府在喊支持。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没有运动员只有啦啦队,能赢吗?所以这些政府官员的话,粗俗点说只是在“打嘴炮”。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角不是政府。

经常说,香港的科研实力强,有很多全球排名前100的名校云云。可问题是:我们没有大型互联网应用的场景。在互联网时代,大即是美。所以全球互联网必然是中美天下,小的体量是做不了互联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乏庞大应用场景

香港乏庞大应用场景

试想想,如果Open AI是香港公司,技术达到可应用的成熟度之后,可以如何?要么卖给腾讯、阿里、百度,要么卖给微软、google、苹果。最后应用的场景必然是中美两个大体量,而不是香港。因为互联网技术必然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的,AI更加如是,本身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学习和进化。中美的互联网巨头有十亿八亿的用户去训练AI,香港可能一日有一两万个用户,有什么意义?

香港在互联网时代的困境在于,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却是中国庞大市场的“外网”。AI这些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必然是内外有别,ChatGPT出来后,内地境内访问ChatGPT的代理服务随即被禁。当然,百度、阿里、腾讯会搞自己的AI,这些在“内网”搞的,肯定不会被禁。可问题是,香港的最大优势就是背靠祖国,但香港搞的AI却必然因为身处“外网”而被禁,请问我为什么要在香港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兼得内外网之利?

如何兼得内外网之利?

在中美交恶的年代,其实香港会两面不是人。对内地而言是“外网”,但美国却可能因为政治因素将你视为“内网”。对香港最好的局面,就是香港可以继续与“外网”保持畅通无阻,同时又被中国内地的网络视为“内网”,那才能实现互联网世界的“两制之利”。是不是不可能?我异想天开地认为,如果香港的互联网企业,也让内地政府持有部分的“黄金持股”,那么能否可被纳入“信得过”名单,让香港网络成为可联通“外网”的“内网”呢?

特首,其实这才是唯一关键所在。如果你能让香港在互联网上联通内外,那么你不推香港互联网也能繁荣发展。搞不掂这一个关节,喊再多也没用。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