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官方宣布,中小学教师薪资待遇将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扎堆报考教资,非师范生也跃跃欲试,教育类研究生更是内卷至极。除了与岗位稳定有编制以外,还与带薪寒暑假有很大关系。

在外人眼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比公务员还吃香,从岗位就业人数上就可见一斑。据统计,目前国内公务员总人数只有719万,但是中小学教师的人数则达到了1880万。

公务员编制和教师编制性质不同,工资发放标准也有很大差距。尤其是近年来老师人数不断增加,大家的薪资标准也成了讨论的焦点。大家的意见多数都集中在职称评选上,这已经成为1880万人民教师的心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0万中小学教师呼吁,调整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别再与工资标准挂钩

为人师表应当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每当教师在为自己的薪资待遇发声的时候,总有人吐槽现在的老师不像话,只想挣钱不想奉献。实际上教师们也是有苦难言,职称不一样,就要面临同工不同酬。高级教师带一个班,比中级教师带好几个班赚得都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行业讲究绩效,但是教师的课时工资只是众多标准中的一个,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教龄工资也很低,想要提升收入水平,总是离不开职称评选。

想顺利提升职称谈何容易,每年都是狼多肉少,很多达到评选条件的老师都苦于没有机会。每年花大力气准备的评选资料,最终都是一场空。即使带出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也无济于事,教师考核的标准太多,学生的成绩、课时量都未必是最关键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线老师要是把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根本没有时间准备公开课、更没有时间发表论文。这也导致一批比较老实的教师,临退休还只是中级职称,副高连想都不敢想。

姚燕燕老师为了副高职称奔走9年,她的勇气和运气却不是所有老师都具备的。一个老师又有几个9年呢,要是所有老师都把精力都放在评职称上,学生的教学谁来负责呢?目前来看,好像只有把教师工资标准不再与职称挂钩,才能解决这种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地区教师职称评选制度取消,按教龄直接晋升

职称评选主要是为了激励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因为工作有保障而失去奋斗的信念。教师职称评选也是避免出现佛系教师,教育工作本来就是良心活,很难用考评的方式予以量化,职称评选也是为了奖励那些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教师队伍庞大以后,弊端也暴露出来。职称名额有限,没有高级教师退休就没有空余名额,中青年教师也就没有评选机会。可是现在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相似,都是老教师少年轻教师多,高级教师少初级教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积压的待评选副高教师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也会越来越明显,势必会有一批教师会放弃评选职称开始摆烂。工资收入有限,就想办法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最终吃亏的还是学生和家长。

目前部分地区乡村教师已经执行新的职称评选制度,打破名额限制,也不用参与常规考评标准,只要达到教龄标准即可直接晋升。城镇学校里的老师羡慕不已,有些中年老师,子女已经长大不需要自己照顾,甚至开始托关系调去当乡村老师,不用为评职称而烦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观点

凡事有利就有弊,之所以乡村教师职称评选率先改革是因为那里的教育环境不利于教师职称晋升。要是一视同仁就意味着对乡村教师不公平,造成乡村教育资源的流失,会加剧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乡村教师在职称评选方面享受优待,会鼓励一部分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从而提升乡村教育水平。相比之下大城市里的教师要是都取消职称评选,反而会助长更多佛系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称评选不可取消,但评选标准确实也要有所调整。可根据待评人数按照比例晋升,最好是一线教师和非一线教师分别晋升,否则校领导和普通老师很难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校领导根本不承担教学任务,看不出教学水平高低,让他们获得高级教师职称,难免会让其他教师意难平。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如何调整比较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