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贵在得法,中医养生主张以静为主,恬淡以养其心,虚无以全其神。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不但要清心寡欲,还要有适性适人的养生方法,这一点,古人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人来说,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清静无为法

老子的《道德经》主张“清静无为”的养生之道。这种养生方法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即要尽量虚其心灵,排除杂念,始终如一地坚守清静,做到“见拙抱朴,少私寡欲”,如能这样,便可节护专神,延年益寿。老子认为,清净无为者,不会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恬淡虚无者,能淡待生活中的事与物;道法自然者,能顺乎自然以无为生。而这样的人可以“贵生”,即心“不以事累意”,身“不以物累形”。

二、抱神以静法

《庄子·在宥》把老子的学说发展到了“抱神以静”、“必静必清”的更高境界。他极力主张“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并以水静则明来说明神之当静,即所谓“水静犹明,而况精神”。他认为,只有静而无为,排除忧患,以免神躁,才能长寿。但庄子的心静,并非绝对的静,而是动中之静。心清神静的关键在于心神静而“不杂”,要想保养精神,完全不动神是不行的,只要排除杂念,心神专一,就能做到神静不躁。

三、定可生慧法

这是一种佛家的养神法。佛家修性养神的关键是戒、定、慧。在这三个字中,戒是定的前提,慧是定的结果,所以“定”就成了核心。所谓“因戒成定,因定发慧”即是此意。故“心定而生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虑而能觉。”这里的定、寂、静、空、诚、虑为养神的境界,而慧、感、知、灵、明、觉则是养神的功效。

四、非礼勿为法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清心法”。主要表现为“克己复礼”和“非礼勿为”。从儒家养生的角度来看,心有礼则为“正”,意有礼则为“诚”,身有礼方有“立”,人有礼方为“仁”,而正、诚、立、仁正是人们身心健康的标准。在修身中,对于一些“非礼”的杂念必须及时去除,以清其心。“克己”还要求人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清己心不能以浊人心为代价。“礼”对人性和社会有着净化的作用,它是当时治国的法则,也是儒家的养生法则。

五、内养四心法

《管子·内业》是我国论述心理卫生最早的专篇。这里的“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认为养心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四心:一为善心,“凡道于所,善心安爱”;二为定心,“定心在中,耳聪目明”;三为全心,“心全于中,形全于外”,四为大心,“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具体可分三点: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二是平正,即和平中正之意;三是守一,即要专心致志,不受万物干扰,只有这样,方能心身安乐。

六、静神化治法

中国古代医学流派众多,但主张“清静养神”的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如《黄帝内经》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即神宜静,而不宜躁之意。又云“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强调养生保健应注意清净养神,以保持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突如其来的情志刺激可导致人体气血逆乱而生病。“清静则肉腠闭距,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指的也是清净养神可以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抗病力增强,不容易生病之意。

七、凝神敛思法

《医钞类编》云:“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当然,这里的凝神敛思、保持清静的养生方法,指的并不是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和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它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懒汉思想绝不相同。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净的良方,反之,就如孙思邈所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

八、抑目静耳法

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意为乱视杂听会使耳目过用不清,继而耗伤神气。尤其要避免“目视玄黄,耳务淫哇”(《养生论》),对于老人来说,由于阅历多,更是易动难静,《千金翼方·养老大例》针对老年人这一特点强调指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在抑目和静耳二者中,抑目尤为重要。当然,目不可以不视,耳不可能不听,关键在于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乱视妄听,使神气不宁。

九、静而能虑法

静而能虑是儒家的一种养生方法,主要表现为“虚静坐忘”。《大学》对“静”与“神”之间的关系作了明确的阐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要达到静而能虑,就必须通过“坐忘”的修炼。坐忘是一种无人、无我、无内、无外、无分别的与道合一的境界,它不是呆坐,更不是自我陶醉。物我两忘,万境俱忘,了无所照,方是“坐忘”,“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是儒家的修养大法之一。(王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