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这个姓氏,在胶东半岛范围内,总体规模并不算大,但在部分县市区却有集中分布,海阳就是一处比较典型的聚居地。本文就以海阳为例,对当地的“祁”姓分布做个简要叙述。

海阳“祁”姓在乡镇分布上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二十里店镇及周边区域,其他乡镇则鲜有祁姓聚居。

具体就村庄而言,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以下省略称作简志)的记载,有祁姓分布且为主要姓氏或规模较大的村庄共有6个,分别是:上于朋、中于朋、下于朋、邵伯、野鸡夼和龙门口。其中,除了龙门口村归行村镇管辖之外,其余5个村皆属二十里店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中、下三个于朋村的位置示意)

由于没有见到族谱,上述村庄祁姓的详细渊源暂时不得而知。不过,从简志的记载来看,他们的迁徙年代不尽相同。

其中,上于朋、中于朋、下于朋三村相邻,据说最初是由祁姓三兄弟所建立。简志“中于朋”村词条记载:“清代祁姓来此定居。弟兄三人,老大居上为上于朋村,老二居下为下于朋村,老三定居中间, 为中于朋村。”而“上于朋”村词条又记载:“清初,云南沙里难民祁姓来此定居。”按此说法,这三村的祁姓为一大支,迁徙时间传为清初,地点传为“云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门口村)

不过,这一说法跟“龙门口村”的记载有所出入。简志称:“明末,祁姓从中于朋村迁来建村。”很显然,作为中于朋村的分支,龙门口祁姓的迁徙时间不应早于中于朋村。其中是何究竟,暂时无从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鸡夼村)

渊源虽然不够清晰,但上述村庄的户数却有相对精确的统计。根据简志的记载,上于朋全村260户(2002年数据,下同),有祁、孙、张等3姓,祁姓占98%;中于朋全村有192户,祁姓占65%;下于朋全村有243户,祁姓占90%;龙门口全村125户,有祁、赵、梁、王、刘等5姓,以祁姓人口较多。

剩下的邵伯村和野鸡夼村,按照简志的说法,分别是明洪武年间和明万历年间建村。其中,邵伯村是祁、宋两姓来此地居住建村。2002年全村464户,有宋、祁、高、李4姓,以宋、祁2姓人口居多;野鸡夼是祁姓来此定居建村,2002年全村232户,有祁、孙2姓,以祁姓人口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伯村)

除了这6个村庄之外,海阳市还有二十多个村庄有祁姓零星分布(并非主要姓氏)。比如靠山、吴家埠、齐沟崖、孙格庄、河南庄、纪疃、毛家庄、孙家庄、岚前坡、埠峰、姜家庄、沙子埠(均属二十里店镇),以及平顶村(经济开发区)、沟于家(碧城工业园)、窑上疃(东村街道)、城北村(东村街道)、初格庄(东村街道)、凉山后(东村街道)、和平村(东村街道)、南磊石(东村街道)、山后(东村街道)、芝坊(凤城街道)、建设村(凤城街道)、前黄塘(辛安镇)、汪格庄(行村镇)、鲁古埠(龙山街道)、徐家店(徐家店镇)、野夼堡(徐家店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二十里店镇的祁家庄村虽然名带祁字,但现在并无祁姓人。根据记载,该村为清康熙年间祁姓由野鸡夼村来此定居,以姓命村名祁家庄,现有于、姜、徐、董等4姓。

查阅清代《海阳县志》可知,祁姓在科举功名上并不突出,但有人因“贤孝”而留名。刘作孚的妻子祁氏(详见光绪版《海阳县续志•列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只不过她具体来自哪个村,暂时未见详细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