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护航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夏天已经到来,养生重点也要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黄帝内经》里有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里的主体,心主一身大阳,夏季阳气最盛,是养护心阳的好时机。到了夏天,养生重在养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季如何养心?

1、养心阴

夏季暑热炙烤,出汗多,再加上现代人压力大,多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一些人爱吃辛辣刺激食物,导致心火旺盛,损耗心阴,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舌红、脉细数等等。

养心阴需要“清心火,宁心神”,建议食用滋阴清热的食物,如麦冬、百合、铁皮石斛、玉竹、天冬等,煮水或者泡水饮用,均可滋养心阴。

2、补心气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毛细血管张开,血液流量大,再加上夏天出汗多,气随汗脱,此时会导致心气不足,心脏的力量受到影响,常会出现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

补心气可安排党参、黄芪、西洋参等等泡水当茶饮,也可以安排上燕教授元气羹,肽铁同补,强化养血稳吸收,还特别添加白刺果提取物、甜菜根粉、酵母粉及黄精等成分,进一步加强补铁补气血的作用。

3、滋心血

《证治准绳》言“血减则心无所养”,心血是心功能表达的物质基础,可供养心体,充养心脉。如心血不足,人的五脏失于濡养,则出现头昏脑涨、乏力疲倦、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脉细而弱。

滋心血可以适当选择桂圆肉、枸杞、红枣、樱桃等。

夏季养心、预防上火问题,要从养心阴、补心气、滋心血这三方面出发。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养心方法,我们也要注意以下生活几点:

晚睡早起,安排午休

进入夏季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睡眠方面应相对“ 晚睡早起”,建议夜间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起床后可以梳头、搓手、搓腰背5分钟,可以很好的激发体内阳气

另外尽量安排午休,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人群,午休时间在30-60分钟内比较合适,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影响阳气升发。

适量运动

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 为心之液,需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补充温水,补充体液;要选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跟运动时间,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运动前2小时内可以安排上燕教授轻燃MCT咖啡,添加了左旋肉碱、MCT(中链脂肪酸)、鲣鱼低聚肽、B族维生素等,可增强人体代谢,减脂塑形,让精力更充沛,年轻人、中老年人均可饮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建议

(1)多选择酸性食物:

蛋白质类:鱼、鸡、瘦肉、鸭肉等;

主食类:南瓜、小米、玉米、豆类等;

蔬菜类:圆白菜、西红柿、茄子、冬瓜、芹菜、芦笋等;

水果类:枇杷、杨梅、香瓜、桃等。

注意:每类食物不可贪多,根据身体需求适量选择。

(2)忌饮过多冰冻饮品

夏天喝太多冷饮不仅容易导致湿气加重,也会刺激肠胃,导致腹痛、腹泻等胃肠问题,因此建议少喝或者不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疗推荐

(1)百合莲子羹

材料:莲子15克,百合10克,一条益清元。

做法:先将莲子、百合洗净用冷水泡30分钟,然后放入炖盅,先用武火炖20分钟后改为文火续炖40分钟后关火,最后加入益清元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可在午餐当部分主食食用。

功效:补益脾胃、润肺安神。

(2)枣仁宁心汤

材料:酸枣仁6g、白茯苓6g、桂圆肉3粒、生姜1片、红枣2枚、陈皮1g、猪瘦肉100g。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一起放入高压锅煮20-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精瘦肉的脂肪比较少,可以吃肉喝汤,可安排在午餐、晚餐食用。

功效:养血补虚、宁心安神

炎热夏季宜健康养心,燕教授全体营养师祝愿所有用户们身体安康,万事心遂!